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养一斋文集

养一斋文集

二十卷。《补遗》一卷。清李兆洛(1769-1841)撰。李兆洛字申耆,晚号养一老人,学者称养一先生。客居武进(属江苏境)人。嘉庆十年(1805)进士,改庶吉士。官凤台知县。工诗古文,精考证,尤长于舆地之学。罢官后,主讲暨阳诸书院。成就人才甚众。著有《李氏五种》等。此书内容《文集》卷一,辨、说、议,辑《天球仪制机说》等四篇;卷二至卷六、序,辑《重刊邹道乡先生集序》、《凤氏经说序》等一百十一篇;卷七,题跋,辑《跋包文在易玩》、《余忠宣书跋尾》等四十七篇;卷八,书,辑《答庄卿珊书》、《复蒋丹棱》等二十五篇;卷九,赠送序、寿序,辑《赠释梦远序》、《祝母汤太君七十寿序》等十七篇;卷十,记,辑《暨阳书院易祀奎星像记》、《心香曲录记》等十八篇;卷十一,碑,辑《常熟三闾大夫祠堂碑铭》、《新修东岳庙碑记》等二十二篇;卷十二至卷十三,墓志铭、墓表、墓碑,辑《庆阳府知府君墓志铭》、《荆川钱君墓志铭》等三十六篇;卷十四,行状,辑《先府君行述》、《烈妇钱史氏事状》等七篇;卷十五至卷十七,传,辑《沈次山先生传》、《方彦闻传》等四十八篇;卷十七至卷十八,祭文、哀诔、赞、颂、铭,辑《常州府忠义词祝文》、《淮南旧叠甓铭》等三十二篇;卷十九至二十,杂著,辑《书汪孝子事》、《小学问》等二十六篇。《补遗》,辑《东辅赋》、《史右章先生传》等十篇。此书以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李慰望刻本,光绪四年至八年(1878-1882)重刻本行世。

猜你喜欢

  • 陋巷志

    八卷。明吕兆祥撰。吕兆祥,明末人,详见《宗圣志》条。《陋巷志》记录有关颜回的事迹,取颜回所居陋巷而名。陋巷相传在曲阜孔庙东北,旧无记载,至明正德年间(1506-1521)陈镐始为作志,万历年间(157

  • 胡子衡齐

    八卷。明胡直(1517-1585)撰。胡直字正甫,号庐山,泰和(今属江西)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中进士,初授北部主事。后历任湖广佥事、四川参议、湖广督学、广西参政、广东按察使、福建按察使等职。他

  • 诗考补

    二卷。清胡文英(详见《诗经逢原》)增订。宋王应麟著有《诗考》一卷,先考证三家诗,次考证异字异义,再次补遗,再次考证地理。文英作《诗考补》,盖欲补《诗考》所遗。收录多为宋人之说。然所收录者,亦多未惬。于

  • 今古钩元

    四十卷。明诸茂卿(生卒年不详)撰。诸茂卿,字子茂,诸城(今山东省诸城县)人。其生平事迹不详。此书所取,以小说为多,杂糅不伦,又不分门类,引证也往往疏舛。如第二十一卷“吞舟之鱼”一条,说是出自刘向的《谈

  • 瓯东文录

    五卷。明项乔(约1529年前后在世)撰。项乔,字迁之,号瓯东。浙江永嘉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八年(1529)进士。官广东左参政。此集为其文录,嘉靖时刊刻。目录列于各卷之道,卷一分上下,但已缺,故实为六卷

  • 偶存草堂集

    六卷。清林之茜(约1766年前后在世)撰。林之茜字素园,山东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林之茜寓居孝感,工诗,著有《偶存草堂集》。是集凡六卷。前有杨梦琬序。其诗取法在中唐、南宋之间,虽较清丽,然摹拟之痕颇

  • 唐写本唐韵校勘记

    二卷。近人王国维撰。王国维事迹见“尔雅草木虫鱼鸟兽名释例”。唐写本《唐韵》残卷,自内阁大库流出后,光绪末叶为吴县蒋伯斧黼郎中购得,顺德邓秋枚实为之影印行世,是即神州国光社印本。其书前有晋府朱记。晋府藏

  • 牧莱脞语

    十二卷。《二稿》八卷。宋陈仁子(约1279前后在世)撰。陈仁子字同俌,(一作同甫)号古迂,茶陵(今湖南株州)人。生卒年不详。咸淳十年(1274)漕试第一。宋亡不仕。建别墅于东山,人称为“东山陈氏”。著

  • 离骚中正

    (无卷数)。清林仲懿(生卒年不详)撰。林仲懿,字山甫,栖霞(今山东栖霞)人。康熙五十年(1711)举人,官至铜陵知县。卷首有《读离骚管见》数则。本书评屈原作品以儒家正统观点为标准,称屈原作品以执中为宗

  • 罗源县志

    三十卷,首一卷。清卢凤岑修,林春溥纂。卢凤岑,曾任罗源县知县。林春溥,闽侯县人,翰林院编修,著述甚富。罗源明时已有志乘。清时又数修。卢氏任县令后,以邑乘又有百余年未修,延林春溥纂成此书。道光十一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