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养气斋稽经文

养气斋稽经文

一卷。清末陈文新撰。文新字石森,湖南邵阳(今湖南省邵阳市)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此书内容多为追求其同乡先辈王船山、魏默生、邹叔绩之说。其中有些篇目能举其本末,言之成理。而在“说中庸”一篇,断定作者是颜子,非子思,子思自有《子思子》三十三篇;又《史记》中有“尸子”,其道理纯正,迥异诸子,而“尸”“思”同音,是“尸子”即“思子”,其说穿凿附会,殊不可取。又谓《诗经》“噫嘻”,“维天之命”、“小毖”三诗,皆有错简,遂加以移易,似失之武断。《养气斋稽经文》有光绪三十三年活字印本。

猜你喜欢

  • 宝奎堂文集

    十二卷。《篁村诗集》十二卷。清陆锡熊(1734-1792)撰。陆锡熊,字健男,号耳山,上海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进士。赐内阁中书,累官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后与纪昀同为《四库全书》总纂修官。书成,

  • 时一吟诗

    四卷。清黎耿然(约1671年前后在世)撰。黎耿然,字介庵,晋江(今福建厦门市)人。生卒年不详。久困诸生,乃弃文从军,积功官至云南总兵。著有《时一吟诗》。是集凡诗四卷。多为率意吟咏而成,故诗格不高。盖作

  • 陈安甫小草

    不分卷。明陈尧德(生卒年不详)著。陈尧德,字安甫,江苏吴县人。据集前万历(1613)癸丑自序,作者不事科举,先卖布贩缯,后卖菜糊口,自称卖菜佣。此诗集写眼前之景、身边之物、送别之情,多有新意,不乏清丽

  • 消夏百一诗

    二卷。清叶德辉(1864-1927)撰。此书成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名《消夏百一诗》,则承张丑鉴《古百一诗》之例。此集为咏画一类诗选集。始于沈周终于何维朴。注中采辑诸贤遗闻佚事,足以论世知人,非

  • 陶诗附考

    一卷。清方东树(1772-1851)撰。方东树字植之,安徽桐城人,诸生。东树幼承家范,后从姚鼐学古文,四十以后不欲以诗文名世,专研义理,著有《汉学商兑》,以攻考据家之失。此书所考分陶渊明世系、不仕异代

  • 今文选

    十二卷。明孙矿(1542-1613)编。孙矿字文融,号月峰。浙江余姚人。万历二年(1574)进士。累迁兵部侍郎,总督蓟辽保定军务,为官三起三落。著有《孙月峰评经》。此书辑录明人之文。所选自罗玘至李维桢

  • 小学纂注

    六卷。清高愈(详见《高注周礼》)撰。是书将陈选旧注略加删订,后附《总论》及《朱子年谱》。《四库全书总目》有该书存目。

  • 春秋四家五传平文

    四十一卷。见《春秋五传平文》。

  • 论语沈氏说

    沈峭撰。清马国翰编辑。沈峭生平不详。史志也未载其书。皇疏仅引一节。马序中云:“梁有沈峻,字士岂。吴兴武康人。史称其好学,与舅太史叔明师事宗人沈驎士门下。驎士卒,乃出都。遍游讲肆,博通五经,江左经师唯峻

  • 续古今考

    ①九卷。伪托金元好问(1190-1257)撰。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忻州秀容(今山西忻州市)人。兴定五年(1221)进士。历任内乡令、南阳令、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金亡不仕。筑野史亭,以著作自任。通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