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几何原本

几何原本

欧几里得撰。①六卷,明利玛窦(1552-1610)、徐光启(1562-1633)译。②十五卷,清伟烈亚力(1815-1887)、李善兰(1811-1882)译。①利玛窦,字西泰,意大利耶稣会教士,1572年到1577年在罗马神学院从名师克拉维斯(1537-1612)学习数学,1582年来华传教,同时介绍西方科技知识,主要数学译著(合作)有:《测量法义》、《勾股义》、《几何原本》前六卷、《畴人十篇》、《同文算指》前编、通编、《圆容较义》等。徐光启字子先,号玄扈,上海人。1597年举人,1604年进士,1623年授礼部右侍郎,1632年任文渊阁大学士。未官之前,博览群书,曾从利玛窦学天文推步;通晓历法,主持改历;研究农学,颇多建树,著有《农政全书》等书。1606年由利玛窦口译,徐光启笔受翻译《几何原本》前六卷,据克拉维斯拉丁文本《欧几里得原本15卷》,于1607年刻印出版,后收入《四库全书》。《几何原本》乃西学之源,为古希腊人欧几里得撰写十三卷,后二卷为后人续增,《几何原本》数百年来为各国数学教育据本。前六卷专论平面几何,卷一论三角形,卷二论线,卷三论圆、卷四为圆内外形,卷五卷六为比例。每卷有界说、公理和题设,前六卷共设一百八十二题,每题有法,有解、有论、有系。“其于三角、方、圆、边、线、面积、体积比例变化相生之义,无不曲折尽显,纤微毕露。”(《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徐光启自序云:“几何原本者,度数之宗,所以穷方圆平直之情,尽规矩准绳之用也。”该译本文字通俗,译名恰当,徐光启精心研究以求合原书之意,很少有误,许多译名沿用至今,并传播到日、韩等国。《几何原本》刊行后,以其严谨的逻辑演绎体系,一改中算恪守的《九章算术》之方式,与《同文算指》共成为研习数学知识、掌握西方历法的必读书。在学习西方逻辑推理方法,研讨《几何原本》过程中,明清中算家纷纷著书,揣摩西学几何要旨。主要著述有方中通《几何约》(1661),李子金《几何易简录》(1679),杜知耕《几何论约》,梅文鼎《几何通解》等,对明清中算发展多有影响。《几何原本》前六卷版本有1607年北京初刻版;1611年三校本于北京复刻出版;清同治四年(1858)李善兰于金陵合刻成十五卷本;李之藻收其入《天学初函》本,1899年刘铎编《古今算学丛书》收入,上海算学书局石印本,现存北京图书馆、北大图书馆、浙江图书馆等多处。②《几何原本十五卷》。伟烈亚力是英国传教士,1847年来华传教。他懂汉语,1853年著《数学启蒙》二卷(中文),同时经营英人麦都恩博士所设墨海书馆。李善兰(详见《方圆阐幽》)于1852年到上海,即与伟烈亚力合作完成了利徐未竞事业,共译《几何原本》后九卷,前后费时四年于1856年卒业,1857年刊刻出版。后九卷自英文本译出,伟氏撰序云:“购之故乡始得是本,乃希腊文翻我国语言。我国近未重刊,此为旧版”。英文本“校勘未精,语讹字误,毫厘千里所失匪轻。……(李)君固精于数学,于几何之术心领神悟,能言其故。于是相与翻译,余口之,君笔之,删芜正讹,反复详审使其无有疵病则君之力为多。”第七八九卷论数(属数论知识),第十卷论无比例的几何,第十一至十五卷为立体几何。伟、李《几何原本》版本有咸丰七年(1857)韩应陛刊本;1865年金陵书局十五卷本,现藏北京图书馆;1882年江宁藩署十五卷本,现藏故宫博物院;《古今算学丛书》影印金陵书局本;积山书局石印本,现藏北京图书馆。

猜你喜欢

  • 西晋文纪

    二十卷。明梅鼎祚(1549-1615)编。生平见《才鬼记》。梅鼎祚仿冯惟讷《古诗纪》之意,辑陈、隋以前之文为《文纪》,此为其一。西晋相传四叶,为时不多。何晏、王弼等人主张“援老入儒”,君主无为而治,遂

  • 红罗镜杂剧

    清傅山(1602-1683)撰。傅山字青竹,改字青主。明亡后,穿朱衣,居土穴,坚决不出仕清朝。康熙间举博学鸿词,强征至京,以死拒绝就任,放还。家居以行医为业,诗文书画皆有盛名。著有《霜红龛集》等。《红

  • 雪堂校刊群书叙录

    二卷。清罗振玉撰。罗振玉(1866-1940),字叔蕴,号雪堂、贞松老人,祖籍浙江上虞,后迁居江苏淮安。为人聪敏好学,平生嗜好搜集整理甲骨、简牍等考古器物,此系罗氏其收集其所校刊各书题跋之汇编而成。上

  • 广雅疏证

    二十卷。前十八卷为清王念孙著,后二卷署“引之述”,盖念孙存其子习业之说。王念孙(1744-1832),字怀祖,号石臞(又作石渠),江苏高邮县人。清代著名学者,精音韵、文字、训诂之学。乾隆四十年(177

  • 雍音

    四卷。明胡缵宗(1480-1560)撰。胡缵宗初字孝思,后改世甫,号可泉,自号鸟鼠山人。甘肃秦安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授翰林检讨,出嘉定判官,累历右副都御史,因事下狱。后释归。著有《安庆府志》

  • 己畦集

    三十八卷。清叶燮(1627-1703)撰。叶燮,字星期,号己畦,江苏吴江人,祖籍嘉善。叶绍袁、沈宛君之子。幼聪颖,父授以楚辞,年四岁即能成诵,及长,工文,又喜吟咏。康熙九年(1670)举进士,官宝应县

  • 六书故

    三十三卷。元戴侗(生卒年不详)撰。戴侗字仲达,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宋淳旸中(1241-1252)登进士第,由国子监主簿守台州。德旸初(1275)由秘书郎迁军器少监,辞疾不赴,不详其所终。是书乃以六书

  • 六研斋笔记

    四卷、二笔 四卷、三笔 四卷。明李日华(详见《梅墟先生别录》条)撰。李日华工于书、画,所以此书所记论书、画者占全书的十分之八。文词清隽,体例类似题跋类。《四库》馆臣认为“画锦褫玉轴,流览既久,意与之化

  • 孔子年谱辑注

    一卷。清江永(详见《周礼疑义举要》)撰,黄定宜辑注。江永所著《乡党图考》有《孔子家谱》一篇,孔子生年从《公羊传》、《谷梁传》,卒日从《谷梁传》。其中有《先世考》、《始生至为委吏》、《乘田考》、《母卒考

  • 汪遗民诗

    一卷。明汪逸(约1596年前后在世)撰。汪逸,字遗民,安徽歙县人。生卒年不详。是集诗一卷,皆与马时良、仲良兄弟倡和之作。首载《友声叙》一篇,为河南内黄司乃疆作。是称《友声》两卷,余得而展玩之,独抒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