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删定荀子

删定荀子

不分卷。清方苞(见《周官集注》条)撰。苞以为荀子述先王之礼教,而文义混杂语言冗长,因删其繁辞;也有删全篇的,如《成相》、《致仕》、《强国》、《赋篇》共四篇;删其章节的,几乎每篇都有。孔子删《诗》、《书》,笔削《春秋》,合于道者著之,离于道者黜去之。故《诗》、《书》、《春秋》无瑕,方苞以此为准则,故曰:“余欲削荀子之不合者,附于圣人之籍,亦孔子之志欤。”自韩愈谓荀书小疵,宋儒复攻其性恶之说,于是贬斥荀子者日众。然清代汉学大儒,多反其说。而钱大昕跋谢刻荀子,汪中《荀卿子通论》二篇。义允辞严,始归于正。荀卿之言,皆因乎时势,而大旨遵乎仲尼。唐宋诸儒,偏执己见,而不知其所错。苞乃文章之士,本不足以论学术之旨。今就所删诸篇论之,《致仕》篇曰:“程者,物之准也;礼者,节之准也。程以立数,礼以定伦,德以叙位,能以授官。凡节奏欲陵,而生民欲宽,节奏陵而文,生民宽而安,上文下安,功名之极也,不可以加矣。”论最精,删之何为?《强国》篇曰:“夫义者,内节于人,而外节于万物者也。”其说最精,而苞竟删之,亦不知其何意。至于《成相》及《赋篇》,皆为有韵之文,盖自礼乐崩坏,歌谣失采,楚人文学,独冠当时,荀况适楚,染其文风,以北方朴茂之质,而浸淫楚人之文艺,故其所撰,正可见之于当时文艺之情状。而苞竟删之,却不知文学之流变;竟袭孔子删定群经之名,不亦妄乎!有乾隆刊本。

猜你喜欢

  • 三十国春秋辑本

    不分卷。清汤球撰。汤球辑有《十六国春秋辑补》,该书共编辑了十八种史部久佚之书,包括萧方等的《三十国春秋》、常璩的《蜀李书》、和苞的《汉赵记》、武敏之的《三十国春秋》、田融的《赵书》、吴笃的《赵书》、王

  • 亢仓子注

    九卷。唐何粲(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撰,明黄谏(其人不详)音释。《亢仓子注》,又称《洞灵真经注》。此书旧本题何粲撰,不著时代。据唐柳宗元《读亢仓子》称“刘向、班固录书无《亢仓子》,而今之为术者,乃始为之

  • 墨子刊误

    二卷。清苏时学(生卒年不详)撰。时学字元,号父山,藤州(今广西梧州)人。此书是时学读毕沅校《墨子》一书,有所订正,编录成书。如《法俨篇》云:“莫不羊豢犬猎”,时学以“”乃“刍”“羊”两字误合一字。考《

  • 孟子师说

    一卷。清黄宗羲(1609-1695)撰。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世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明末著名思想家、朴学大师。明时不事举业,明亡后曾参与抗清运动,败而归乡,终身不仕。其学出刘宗周,深受王阳明心学影

  • 东方兵事纪略

    五卷。清姚锡光(1856-?)撰。姚锡光,江苏丹徒人,字石泉,清末拔贡。先后入李鸿章、张之洞、李秉衡幕,累保道员。宣统二年(1910年),曾迁至陆军部右侍郎。1916年,任参政院参政,1923年,授将

  • 异鱼图赞

    四卷。明杨慎(详见《檀弓丛训》)撰。是书前有嘉靖甲辰(1544)年自序一篇,作者称《西州画史录》、《南朝异鱼图》,将补绘之。又称,自己读过这两本书,发现书中所载异鱼之名,杂乱谬误,文字也不雅驯,于是就

  • 两浙輶轩录

    四十卷。《补遗》十卷。清阮元(1764-1849)撰。阮元字伯元,号芸台,江苏仪征人。乾隆进士。官湖广、两广、云贵总督,体仁阁大学士。此录作者序云:余督学渐江时辑《淮海英灵集》成,盖江淮间一郡之诗,采

  • 异号录

    见《实宾录》。

  • 午溪集

    十卷。元陈镒撰。镒字伯铢。丽水(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曾为松阳教授,后筑室午溪上,故以午溪名其集。卷首题前进士曲阜孔阳编撰,前进士青田刘基校正。有黄溍、张翥、孙炎等人序。翥序称其学于外舅周衡,炎序

  • 选雅

    五卷。清程先甲撰。程先甲字一夔,江苏江宁人。尚著《广续方言》、《方言类聚》等。《选雅》用《尔雅》体例,搜集《文选》李善注中语词,依类编辑之,故名《选雅》。《文选》李善注引用古籍一千多种,今尚存世者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