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北征纪略

北征纪略

一卷。明张煌言(1620-1644)撰。张煌言字云箸,号苍水,浙江鄞县人(今浙江宁波人)。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进士,清初抗清领袖之一。顺治二年(1645年)张煌言起兵浙江,迎鲁王以海监国于绍兴,并据守浙东山地沿海一带。曾屡败清军,并与郑成功等配合作战,坚持抗清前后近二十年,被永历帝封为兵部尚书。康熙三年(1664年)遣散余部隐居,不久因降校出卖,被俘遇害。张煌言一生诗文书札颇多,他的后人辑录为《张苍水集》。《北征纪略》记述明永历十三年(1659年)郑成功出师北伐,与张煌言会师,郑成功进围南京,张煌言则出兵芜湖以拒上游,收复徽州、宁国、池州、太平等地。不久,郑成功失利败走,张煌言被阻于安徽,因无所归,乃弃航西趋英霍山寨。而山寨义师大半零替,于是变服易姓,由休宁溯江而下,迂道潜回浙江,整军天台,期图再举。《北征纪略》为张煌言参与北伐之役纪实,记其与郑成功配合作战,与杨朝栋水师前镇上溯芜湖,各地人民壶浆相迎,以及郑成功失败南退,张煌言派人劝阻未成等事。尤于其弃舟登岸,奔走英霍山寨,由安徽潜行两千余里返回浙东之艰辛苦难详述无遗。对了解清初抗清运动及张煌言生平事迹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北征纪略》有《适园丛书》本,《鲁春秋》附刊本,《四明丛书》本,《张苍水集》本,《中国内乱外祸历史丛书》本,《中国历史研究资料丛书》本。

猜你喜欢

  • 刘子诗

    二卷。明刘伯生撰。伯生,字性甫,号大鹤。湖北孝感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历官南吏部郎中,以多病投劾归田卒。著有《素有素言》二卷、《易履》五卷,与诗集二卷合称“刘子三书”。此编上卷

  • 毛诗札记

    一卷。刘师培(1884-1920)撰。师培著有《尚书源流考》,已著录。该书对诗义的训诂和解释多依据《尚书源流考》一书,触类旁通,用来修正疏家的失误。由于刘师培对于训诂学的研究造诣极深,因此能够用传例来

  • 黄帝阴符经讲义

    见夏元鼎《阴符经讲义》。

  • 算经

    一卷。佚名撰。敦煌卷子本,原藏敦煌千佛洞,现在巴黎国立图书馆,编目为敦煌《将来目录》第3349号。该卷算经于1899年5月25日为在洞道士王园箓(?一1931)因洞壁破坏从中发见。1907-1908年

  • 钦定曲谱

    十四卷。本书系康熙五十四年(1715)詹事王弈清等奉敕所撰,与《词谱》同时并作,相辅而行。王弈清事履等均不详。书中首载诸家论说及九宫谱定论四卷,次北曲谱一卷,南曲谱八卷,又次以失宫犯调诸曲别为一卷附于

  • 大德南海志

    二十卷,元陈大震纂。成书于大德八年(1304),已散佚。《永乐大典》卷一一九〇五七“广·广州府”门中,保存有《大德南海志》的部分内容,涉及元代广州赋税、土产以及舶货等资料,尤其是舶货后所附“诸蕃国”名

  • 谈资

    三卷。明秦鸣雷(生卒年不详)撰。秦鸣雷,字子豫,临海(今浙江省临海县)人,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进士第一,官至南京吏部尚书。此书采录古事,即不分门类,也不编次时代,不注出典,庞杂参错,莫喻其去取

  • 孝经学

    七卷。曹元弼(详见《孝经六艺大道录》)撰。是书分七卷:一.明例;二.要旨;三.图表;四.会通;五.解纷;六.缺疑;七.流别。明例卷又分三目:一、孝经脉络次第说;二、孝经微言大义略例;三、陈氏澧说孝经要

  • 徐正字诗赋

    二卷。唐徐寅(约873前后在世)撰。徐寅,字昭梦,泉州莆田(今属福建)人。生卒年不详。工诗,屡举不第。尝游大梁,以赋谒梁王朱温,误触其讳,欲遁不得,乃作过大梁赋以献。温大悦,酬一字绢一匹,厚礼馆待。大

  • 星学大成

    十卷。明万民英撰。万民英字育吾,大宁都司(在今河北平泉县)人。嘉靖年间进士,历官河南道监察御史,出为福建布政司右参议。本书取选旧传有关星学之书,排纂成帙,共收书八种:卷一《星曜图例》,卷二《观星节要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