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十六国宫词

十六国宫词

二卷。清周升(生卒年均不详)辑。升字蓉初,南通州(今属江苏)人。此词集所录皆为十六国宫词。分上下二卷。共收词一百二十首,上卷、下卷各六十首,卷上包括前赵十首,如《十六国春秋前赵录刘渊传》、《十六国春秋前赵录刘聪传》、《十六国春秋前赵录聪后刘氏传》等;后赵二十首,有《十六国春秋后赵录石勒传》,《十六国春秋后赵录石虎传》等;前燕十首,有《十六国春秋前燕录慕容皝传》、《十六国春秋前燕录张鸿传》等;前秦十四首,有《十六国春秋录苻洪传》、《十六国春秋前秦录坚太后苟氏传》等;后燕六首,有《十六国春秋后燕录宝后段氏传》、《十六国春秋后燕录盛妃兰氏传》等。卷下六十首,包括后秦八首,有《十六国春秋后秦录姚襄传》、《十六国春秋后秦录姚苌传》等;南燕有《十六国春秋南燕录慕容氏传》、《十六国春秋南燕录慕容超传》等六首;夏有《十六国春秋夏录胡义周传》,《十六国春秋夏录赫连勃勃传》等六首;前凉有《十六国春秋前凉录张骏传》等八首;蜀有《十六国春秋蜀录李雄传》等四首;后凉有《十六国春秋后凉录吕老传》等六首;西秦有《十六国春秋西秦录乞伏乾归传》等六首,南凉有《十六国春秋南凉录秃发乌孤传》等四首;西凉有《十六国春秋西凉录李暠传》等四首;北凉有《十六国春秋北凉录沮渠蒙逊毋车氏传》等四首;北燕有《十六国春秋北燕录冯跋传》等四首。本词集有清道光十九年(1839)刊本。

猜你喜欢

  • 孝经正解

    一卷。清徐大绅撰。徐大绅字见行,江苏通州(今江苏南通)人。事迹见《通州志·孝友传》。是书“删繁就简,去晦就明,俾读者易晓”(孙宏达序),被视为“初学津梁,有功于人心世道非浅”(同上)。大绅撰是书,句上

  • 金石图像

    四种四卷。清翁方纲(1733-1818)编、叶志诜(生卒年不详)摹刻。翁方纲字正三,号覃溪、苏斋。直隶大兴(今属北京市)人,乾隆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工书法,精金石。叶志诜字东阳,汉阳(今湖北省武汉市)

  • 读经求义

    不分卷。清张维屏撰。首有维屏自序,并录陈寿祺来书。寿祺是他的座师。此书所说只涉及《诗经》和《礼记》,各为一册,而《诗经》较详。虽欠精博,但也不无新得。如《说汝坟》,称“父母谓二亲不谓文王。证之《诗》言

  • 黄石公三略

    三卷。旧题黄石公撰。黄石公事迹具《史记·留侯世家》。太史公述云:秦灭六国后,故韩相后人张良为报灭韩之仇,于博浪沙行刺始皇帝,未成。遂更名姓,亡匿下邳(今江苏邳县)。在圯(桥)上遇一褐衣老父,以为良“孺

  • 春秋左传

    旧题左丘明(生卒不详)撰。此书亦称《左氏春秋》、《春秋内传》,简称《左传》。西汉刘向、刘歆父子,东汉桓谭、班固皆认为此书为左丘明所撰,左丘明乃孔子弟子。魏晋诸儒对此均无异议。唐啖助、赵匡始提出《左传》

  • 逸亭易论

    无卷数。清徐继恩撰。继恩字世臣,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号逸亭。此书共八篇,首篇为河图书,二篇为洛书说,三篇为先天八卦图说,四篇为后天八卦图说,五篇至七篇皆为卦序说,末篇为策数说。《易》论始于河图洛书之

  • 李山人诗

    二卷。明李生寅(约1573年前后在世)撰。李生寅,字宾父,浙江鄞县(今宁波)人。生卒年不详。此集为其邑人杨承鲲所选。此集诗皆短章,音节和谐,而缺乏深警之思,其篇幅亦是窘迫。人称盖思清而才弱者。前有万历

  • 行人修道简邪入正止观法门

    一卷。唐代释法顺撰。法顺生平事迹详见《修大方广佛华严法界观门》辞条。《行人修道简邪入正止观法门》,亦称《华严五教观门》。因华严宗将佛教一切流派分为小教,始教、终教、顿教、圆教五教,认为《华严经》教理最

  • 钦定新疆识略

    十二卷,首一卷。清徐松原著,松筠纂。徐松(1781-1848),字星伯,顺天大兴(今北京大兴县)人。嘉庆进士。授编修。嘉庆十六年(1811)任湖南学政。次年,因事遣戍伊犁。对新疆舆地极有兴趣,在伊犁将

  • 群经凡例

    不分卷。廖平撰。此书为廖平早期著作,共十八个编目。篇首是《王制义证凡例》,体现了廖平治经的根本指导思想。据廖平之孙廖宗泽《六译先生年谱》载,廖平35岁时,经尊经同人撰《王制义征》,“以《王制》为经,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