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四游记

四游记

不知编者何人。小说合集,汇编明代四种神魔小说,所叙都是佛道两教神怪故事。成书时间有先后,语言风格也不统一。《东游记》一名《上洞八仙传》,又名《八仙出处东游记》,两卷五十六回。署名“兰江吴元泰”,作者生平不详。叙述铁拐李、钟离权、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吕洞宾、曹国舅八仙得道故事。八仙的传说在元代即有,但人名不确定,至《东游记》才确定下来,后再无更改。它的价值是保留了许多民间传说。《南游记》又名《五显灵官大帝华光天王传》,余象斗(详见《皇明诸司廉明公案》)编,四卷十八回,叙华光救母事,是一部宣传佛教的通俗小说,其中有闹天宫、占清凉山、擒铁扇公主、大闹阴司等情节,构想奇幻,富于变化,文字较《东游记》为佳。而结局是华光终归佛道,宣扬宗教思想。《西游记传》署名“齐云杨致(一作志)和”,作者生平不详。四卷四十一回,叙唐僧西行取经故事,情节梗概与吴承恩百回本《西游记》略同。文学史家已公认这是吴承恩《西游记》的一个节本,而繁简悬殊,删改拙劣,输于文采。《北游记》又名《北方真武祖师玄天上帝出身志传》,亦余象斗编撰,四卷二十四回,叙真武大帝得道降妖事,主题为道教宣传,而亦时杂佛说和民间传说。《四游记》是明代神魔小说较有代表性的一书,其内容芜杂浅陋,在文学史上地位不高。但取材于民间传说,以文人创作的形式稳定下来,加之颇具传奇趣味,故在民间影响不小,流传很广。该书明刊本已不见,清有嘉庆十六年(1811)刊本,道光十年(1830)刊本为复明本,题《四游全传》。1956年,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校勘排印。1985年,北方文艺出版社亦有排印本出版。

猜你喜欢

  • 台湾郑氏纪事

    三卷。川口长孺(生卒不详)编纂。川口长孺,日本水国藩国史总裁。该书记郑氏始末,涉及明末事。上起庆长十七年(1612),下至元禄十三年(1700)。搜求明清间诸书及日本各家撰述,隐括缀辑,排比熔铸,萃为

  • 礼记刘氏音

    一卷。晋刘昌宗(详见《周礼音》)撰,清马国翰辑。此书见于《隋书·经籍志》,注云五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都没有其目,可见,此书在隋唐时已经散失。陆德明《经典释文》引有九条,又《集韵》

  • 新方言

    十一卷。近人章炳麟撰。章炳麟(1869-1936)字太炎,一名绛;初名学乘,字权叔。浙江余杭县人。从俞樾学,又问学于黄以周。年二十七加入康有为发起的“强学会”,1897年任《时务报》撰述,参加维新运动

  • 东泷遗稿

    四卷。明彭教(1436-1480)撰。彭教,字敷五,号东泷,吉水(今江西吉水县)人。明天顺八年(1464)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进侍讲。著有《东泷遗稿》。是稿凡四卷,其中诗文多为应酬之作。据集前李东

  • 铨部王先生集

    二卷。明王教撰。教字子修,号秋澄。淄川(今山东淄博)人。生卒年不详。隆庆五年(1571)进士。授户部主事,改考功,寻谢病归。后复起考功郎,迁文选司郎中。卒赠太常寺少卿,河南监察御史高举为之作传,载于本

  • 简明医彀

    八卷。明孙志宏(生卒年不详)撰。孙志宏字克容,别号台石。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孙氏之父孙桂岩为当地名医。孙氏青年时曾攻儒学,参加科举考试,后承父业,专攻医学,行医五十余年,颇有医名。孙氏参考古今医籍,

  • 止斋论祖

    五卷。宋陈傅良(1137-1203)撰。陈傅良字君举,号止斋。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乾道中登进士甲科,教授泰州,改太学录。本书成书前,陈傅良讲学城南茶院时,以科举旧学,人无异辞。于是删除宿说,标榜新

  • 林氏五种

    五卷。民国林金相撰。林金相字品三,分宜(今属江西省)人。治程朱之学,兼修佛道之旨。五种为《察迩言录》一卷、《五五语》一卷、《读书录》一卷、《拟言一卷》、《圭窗集》一卷。大多为针砭时事、反己修身等杂感类

  • 圣学知统翼录

    二卷。清魏裔介(详见《孝经注义》)撰。魏裔介既撰《圣学知统录》,以为尚缺乏完整,复作此书以翼助之。所录共22人,上起伯夷、柳下惠、董仲舒,中及韩愈、胡瑗、邵雍、杨时,下迄蔡清、罗钦顺、顾宪成、高攀龙。

  • 顺斋先生闲居丛稿

    二十六卷。元蒲道源(1260-1336)撰。蒲道源,字得之,号顺斋。兴元(今属陕西)人。初为郡学正。皇庆中征为国史院编修官,进国子博士。不求仕宦,平时闲居之日为多,因此其子机裒辑父遗稿,题为此名。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