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埤雅

埤雅

二十卷。宋陆佃撰。陆氏生平详见“尔雅新义”。是书晁、陈书目、《通考》、《宋史》俱载之,《四库全书》亦著录。凡《释鱼》二卷、《释兽》三卷、《释鸟》四卷、《释虫》二卷、《释马》一卷、《释木》二卷、《释草》四卷、《释天》二卷。刊本《释天》之末注“后阙”字,则今本已有佚脱,非完本矣。卷首有陆佃子宰宣和七年(1125年)序,谓佃于神宗时召对,言及物性,因进《说鱼》、《说木》二篇,“自是益加笔削,号《物性门类》,后易号《埤雅》,言为《尔雅》之辅也。《埤雅》比之《物性门类》,盖愈精详,文亦简要。先公作此书,自初迨终,仅四十年。不独博极群书,而农父、牧夫、百工技艺,下至舆台隶,莫不诹询。苟有所闻,必加试验,然后记录,则其深微渊懿,宜穷天下之理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论是书云:“其说诸物大抵略于形状,而详于名义,寻究偏旁,比附形声,务求其得名之所以然。又推而通贯诸经,曲证旁稽,假物理以明其义。中多引王安石《字说》,盖佃以不附安石行新法,故后入元竑党籍,其学问渊源则实出安石……然其诠释诸经,颇据古义,其所援引,多今所未见之书,其推阐名理,亦往往精凿,谓之驳杂则可,要不能不谓之博奥也。”《埤雅》不释一般语词而专释名物,且侧重探求事物称名所以然之故。所释计二百九十七词。其中动物名词一百八十九个,植物名词九十五个,天文气象名词十三个。其《释兽》释“豺”曰:“《释兽》(案《尔雅》)曰:‘豺,狗足。’豺似狗而长尾白颊,高前广后,其色黄。季秋取猎,四面陈之,以祀其先,世谓之豺祭兽,故先王候之以田。《礼记》所谓豺祭兽然后田猎是也。《诗》曰:‘取彼谮人,投畀豺虎。’……《汉律》:捕虎一购钱三千,捕豺一购钱百。豺虎皆害物之尤者,故《诗》并言之。俗云豺群噬虎,言其健猛且众,可以窘虎也。又曰瘦如豺。豺,柴也。豺体细瘦,故谓之豺。棘人骨立,谓之柴,毁义取诸此……”陆氏受王安石新学影响甚深,所释名物往往不求证据,说以臆断。如释“鳟”云:“鳟好独行,制字从尊,殆以此也。”释“贝”云:“贝,背也。从贝从八,言贝目之所背也。”清周中孚《郑堂读书记·补逸》卷一曰:“明王尊岩(慎中)又称其书有自乱其法,所引虽博,而非其著书本指,不足相证,而反以自病者亦多矣。因举其释‘猫’引《画谱小言》,释‘芍药’全录《花谱》,以为此无异童儿之识。农师之学,不宜其陋至此,或其家子弟、或他人误增入之也。”案王慎中之言虽责之太过,《经义考补正》已辨之,然《埤雅》确过于芜杂,慎中之言非为无是。《埤雅》可取之处为颇多异物异言,所援引者多今日不可见之书,书中不乏精凿之论,引证亦往往博奥。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曰:“阅陆氏《埤雅》。左丞为荆公高第弟子,前人多评此书为不及罗氏《尔雅翼》。其中却有数病:引书不指出处,一也;多主王氏字说,往往穿凿无理,二也;即物说诗,每失之迂曲,三也。然征据赅洽,多存有宋以前旧文辟义,又时参以目验,故为考古者所必资。左丞兼精礼学,著述宏富,为宋世经儒之杰。”《埤雅》有明顾栻校刻本、明郎奎金《五雅》本、《格致丛书》本、华阳傅世洵刻《益雅堂丛书》本,又《丛书集成》本据《五雅》本影印。

猜你喜欢

  • 蕉廊脞录

    八卷。清吴庆坻(生卒年不详)撰。庆坻,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编乃吴氏与世贤士大夫交游,涉世历俗,网罗旧文,随笔杂录之文,刘承轩分类校注而成。共分八卷,即国闻、里乘、忠义、经籍、金石、书画、嘉言并附以

  • 明小史

    八十九卷。不著编辑者名氏。此书汇辑明人传记说部文献,共四十六种,均为常见之本。所录止于嘉靖中,盖为隆庆、万历间人所刊。

  • 存庵奏疏

    无卷数。徐越撰。徐越,清江南山阳(今陕西山阳县)人,字山琢。顺治壬辰(1652)进士,授行人,擢御史,在谏垣十三年,条奏皆关大政,言漕河事先后十六疏,历陈淮黄分合变迁,及两河冲决,州县被灾状,迁兵部督

  • 林外野言

    二卷。《补遗》一卷。元郭翼(1305-1364)撰。翼字羲仲。昆山(今属江苏)人。自号东郭生。又称野翁,而名其集为《林外野言》。翼另著有《雪履斋笔记》。翼学识渊博,终生不得志,故偃蹇学官,刻意于诗文。

  • 南园前后五先生诗十种

    三十卷。明陈暹编录。清熊释祖编录。生卒年未详。《前五先生集》为陈暹编录,选明洪武诗人赵介、孙蒉、王佐、李德、黄哲五人之诗。《后五先生诗》则为清熊释祖编录,为明嘉靖间诗人欧大任、梁有誉、黎民表、吴旦、李

  • 像象管见

    九卷。明钱一本(生卒年不详)撰。一本字国瑞,武进(今江苏武进)人。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官至福建道监察御史,因直言被罢归。天启(1621-1627)初追赠太仆寺卿,事见《明史》本传。钱氏研究六经

  • 妇女双名记

    一卷。明李肇亨(生卒年不详)撰。李肇亨字会泰,嘉兴(今属浙江)人。本书所录古今妇女双名共六十七人。书中自序谓王元美《弇卅卮言》、张睿父《琅琊代醉编》、陈无功《析醉漫录》中皆有所载,而彼此未备,暇日偶有

  • 禊帖综闻

    一卷。清胡世安撰。胡世安,详见《大易则通》条。本书系荟粹古今禊帖题识,均常见陈言。书中考证聚会兰亭诸人生平、仕履,与考证书法无关。至于指摘禊帖内岁、会、兰、亭、禊、弦、快、倦、撰等字不合六书,乃为一家

  • 赤嵌集

    四卷。清孙元衡(约1711年前后在世)撰。孙元衡,字湘南,桐城(今安徽桐城)人,生卒年均不详。官台湾同知,终至东昌府知府。本集是元衡为台湾同知时所作,因该地有赤嵌城,故以为集名。集中多记海外风土物产,

  • 四书条辨

    六卷。清袁秉亮编辑。秉亮字柳溪,江苏武进(今同)人。是书首有秉亮自序,称“凡遇注说,互有异同,以及考证之后先错出者,则摘录之,以备采择,间出己意,折衷一说”。书中就一章一节一句至一二字,反复辨解,大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