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

十二卷。玄奘撰。玄奘(公元600-664),唐代洛州缑氏(今河南)人。俗姓陈,名祎。唐代著名高僧。俗称唐三藏、唐僧。唐贞观元年(公元627),玄奘从长安(今西安)出发。西行赴天竺(今印度)求经。经今新疆及中亚地区,历近二十年的艰难跋涉,于贞观十九年(645)正月七日返回长安。带回从西域所得梵本六百五十七部及很多佛像。三月住进长安弘福寺译经。并奉唐太宗令撰写《大唐西域记》。仅用一年时间完成此书。它记述了玄奘赴印度游学所经历的一百二十八个国家、地区的物产、风俗、人文景观等。记录下七世纪中亚、南亚等地区的大量珍贵史料。民间也广为流传他的故事。如小说《西游记》,就是以其素材而成。这部书为国内外所重视。有许多刻本、译本和研究著作。十九世纪后期,曾出版过法、英译本。日本人堀谦德和足立喜六,均对此书有注释。清人丁谦亦著有《大唐西域记考证》。此书钞本、刻本有多种,但多为残本。有墨海金壶本、守山阁本、明刊支那本、吴氏刊本、明南此佛藏本、雍正十三年重刊龙藏十卷本等。唯日本所藏高宗三十一年(1244)刻本,称《高丽新藏本》较为完好。

猜你喜欢

  • 檀雪斋集

    四十卷。明胡敬辰(约1636年前后在世)撰。胡敬辰,字直卿,浙江余姚人。生卒年不详。天启二年(1622)进士。官至江西驿传道,终光禄寺录事。是集凡四十卷。以其所著诗赋杂文及官县令时谳牍共为一编。其文艰

  • 格物探原

    三卷。英国人韦廉臣(生卒年不详)撰。韦廉臣有《古教汇参》,已著录。该书凡三卷,首卷二十二篇,论天地万物人身;二卷十二篇,三卷二十篇,并言天地万物皆本上帝,且驳宋儒无极太极之说,与他书格致者迥异。其宗旨

  • 礼运注

    一卷。清康有为(1858-1927)撰。有为,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更生,学者称其为南海先生。早年受业于名儒朱九江,1888年赴京应试,上书光绪帝,建议变法图存,未能上达,后在广州设万木草堂讲学,189

  • 密斋笔记

    五卷,续记一卷。南宋谢采伯(生卒年不详)撰。谢采伯字元若,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宰相谢深甫之子,宋理宗谢皇后之伯叔。嘉泰二年(1202)进士及第。历知广德军、湖州知州、大理寺丞、大理寺正等。平生喜好

  • 亳州牡丹志

    一卷。作者不详。《千顷堂书目》将是书列在朱统《牡丹史》之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编撰者怀疑是书也出自朱氏之手,但没有确凿证据。朱氏的生平事迹也不可考。记载亳地的牡丹,从薛蕙开始,记载亳地牡丹的历史从薛

  • 四书疑问

    十一卷。明姚舜牧撰。姚舜牧详见《易经疑问》。本书只论《四书》之大旨,并不逐句考释,观点与朱熹不同。《大学》承用王阳明《大学古本说》而自为一解。《四库提要》对其有“以禅机诂儒理”之讥,今观其书,虽有不少

  • 别雅类

    五卷。不著撰人姓氏,亦无刊刻年月,撰人及撰作刊刻时间皆无考。卷首叙曰:乡先辈吴山夫先生《别雅》五卷,刻于程氏。典核详赡不待赘,惟以韵编,未订类次,逊志之士读而惜之。溽暑多暇,泚笔类分,仍为五卷云云。其

  • 六经伤寒辨证

    四卷。清蔡宗玉(生卒年不详)辑,林昌彝补方。蔡宗玉字茗庄,泉州(今属福建)人。约生活于乾隆年间。名医陈念祖曾师事之。此书就伤寒六经见证,以分经辨证归类方法,列述伤寒证的各种证候。每一证候,先列原文,对

  • 六科证治准绳

    见《证治准绳》。

  • 孝经通释

    十卷。清曹庭栋(1699-1785)撰。曹庭栋,详见《易准》条。该书为主古文,而以今文附载于下。其辑注则征引广备,辑录了唐五家、宋十七家、元四家、明二十六家、清十家,旁征诸说又有十二家之说。《孝经》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