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孟子识

孟子识

一卷。日本物茂卿撰。是书不分章节,系杂记体。有涉议论者,有涉考证者,其独到之见往往与古契合。由立于汉宋学派之外,不为所囿。如其解“五十衣帛,七十食肉”,引《王制》“六十非肉不饱,七十非帛不暖”以为人饮食之养,切于衣服,故六十当言肉,七十当言帛,《王制》之文为优,《孟子》或为传写之误。其解“省刑罚”,谓省即少。先王之刑,条数极少,后世儒者乃有轻刑罚之言,不知乱国用重典,新国用轻典,治国用平典,是刑罚世重世轻,初非后世律文一定不易者比。书中多驳正伊藤仁齐之说。是书无序例。该书有《甘雨亭丛书》本。

猜你喜欢

  • 清淮词

    二卷。清汤成烈撰。成烈字果卿,号确园,武进(今属江苏)人。生卒年不详。道光举人,历任永康知县、玉环同知,皆有惠政。辞归后,主讲延陵书院。著作有《古藤书屋文集》。果卿工于填词,“每一调必以全力运转,有约

  •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义疏

    二卷。隋代释慧远撰。慧远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义记》辞条。《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义疏》与其所作《无量寿经义疏》相同而略。在义疏据典释义方面,多以北地诸师说为据,不乏有精到之处。如说一切相好刹土众生莫不

  • 老子点勘

    三卷。清吴汝纶(详见《尚书故》)撰。古来研究《老子》的学者,或训诂释字,或注经解词,各有侧重;各家注本或依河上公本,或依王弼注本,或依其它注本,所依版本各不相同。吴汝纶撰《老子点勘》,大体依河上公注本

  • 桐薪

    三卷。明钱希言(生卒年不详)撰。钱希言字简栖,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撰有《剑》、《戏瑕》、《狯园》等书。生平事迹详见《剑》。此书主要杂取古今经史百家之学以及草木、虫鱼、珍奇、玩好等。以《淮南子·鸿烈》

  • 历代石经略

    二卷(光绪九年陈州刻本)。清桂馥(1736-1805)撰。馥字冬卉,号未谷,山东曲阜人,乾隆五十五年进士。此书根据顾炎武《石经考》、《金石文字记》、朱彝尊《经义考》诸书以及当时诸儒之说,而加以论述。内

  • 意见

    一卷。明陈于陛(生卒年不详)撰。陈于陛字元忠,南充(四川省南充市北)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万历初以翰林院编修参预编纂世宗、穆宗两朝实录,累迁礼部尚书,领詹事府事。于陛少从父习国家故实。为史官,

  • 重修和顺县志

    八卷,首一卷。清黄玉衡修,贾纂。黄玉衡字南亭,湖南善化县(今长沙)人,乾隆四年(1739)进士,授宜兴县知县,三十一年(1766)调任和顺任知县。在任期刑清政简,训士惠农,颇得绅民称赞。贾字吉人,平州

  • 韩诗遗说考

    五卷。韩诗外传附录一卷。清陈乔枞(1809-1869)撰。陈乔枞字朴园,福建闽县(今闽侯)人,曾任江西临江、抚州知府。《韩诗遗说考》为作者《齐鲁韩三家诗遗说考》之一种。作者传其父陈寿祺辑佚之说,续成《

  • 沙州都督府图径

    一卷。不著撰人。此书前后残缺,仅存第三卷。不著人姓氏。据考证,书撰于唐代武则天证圣年,纂于李无亏为沙州刺史时,成于陈玄珪为沙州刺史时。李无亏唐证圣元年离职。此书巴黎国家图书馆藏残卷二卷,一始水渠讫歌谣

  • 中庸合注

    一卷。撰者不详。该书乃剽窃《四书大全》而成,内中于饶鲁等人的论说有所征引。书前有吴澄的序,虽于篇末称为序,篇首却称总说,与序体不符,似拼凑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