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定远县志

定远县志

十二卷,清杨慧修,孔传庆、朱昆玉纂。杨慧,字定生,江苏金匮人,荫生,清道光初年来知定远县事。定远县志,始于明弘治十一年,嘉靖十四年知县高鹤重修之,然记载简略,《四库总目》尝举其体例冗杂,非成志体。自有清以来,康熙五年,二十八年,相继续修。杨慧重加纂辑,成于道光六年,光绪十三年复加增补,其叙事止于道光十年。此志凡十二卷,为志者九,曰舆地、食货、学校、兵防、职官、选举、人物、艺文、杂志,又于各志下别分子目,为类凡六十有二。此志分门立类,破碎失体,于《舆地志》列城池、公署、津梁、坛庙、寺观等,于《食货志》列户口、物产,封荫本属《职官志》,此则列入《人物志》,诸如此类,参杂不伦,有乖志体。《人物志》之列女,又别分贤孝、贞孝、义烈、节孝,亦殊嫌繁琐。有清道光六年(1826)修,光绪十三年(1887)增补抄本、民国抄本。

六卷,清姜由范修,王镛纂。姜由范,曾任定远县知县。王镛,孝廉。定远于雍正八年(1730)复县。旧志无存。乾隆年间欲修县志,然未成。嘉庆十六年(1811)复事纂修。其后道光及同治年间曾先后两修。兹编则为续同治志而作。《定远县志》光绪元年(1875)刻本。共六卷,分为:第一卷,图考、建置、沿革、疆域、山川、户口、田赋、城池、津梁、古迹。第二卷,公署、学校、祀典、祠庙、风俗、寺观。第三卷,兵制、武功、铺递、盐法、权政、蠲政、职官、选举、政绩、人物、忠义、方正、封荫。第四卷至第五卷,孝友、耆寿、列女、仙释、医卜、陵墓、艺文。第六卷,艺文、物产、余绪。此志记述平庸,殊无体要,内容简陋。

猜你喜欢

  • 诗经通解

    三十卷。清林义光撰。林义光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是书卷首有作者自序、《略例》,并有《诗音韵通说》。每篇之下有篇义、别义、异文。篇义论该篇诗之主旨,别义则列举相关的参考资料,而异文则列举与经文相参酌之校刊

  • 诗纬含神雾训纂

    一卷。清胡薇元撰。篇首有近代经学家廖平序,序称西汉以上说经,皆以纬为主,而齐鲁韩三家诗尤为显著。篇末有门人萧洁端跋,跋称胡氏旧有《诸经纬训纂》,现已散佚,唯有少数几种保存下来,《诗纬含神雾训纂》即其中

  • 道南源委录

    十二卷。明朱衡(1512-1584)撰。朱衡字士南、惟平,万安(今属江西)人。学者。嘉靖进士。历官刑部主事,南京刑部尚书等。嘉靖四十四年(1565)黄河决口,以工部尚书总理河漕,定议开新河,筑堤防溃。

  • 小学绀珠

    十卷。宋王应麟(详见《玉海》)撰。此书为便初学诵记而编。分门隶事,和其他类书,基本相同。但每门之中,以数为纲,以所统之目系于下,这是和其他类书都不一样的。以数目分隶故实,为类书别创一格。分天文、律历、

  • 诗经精义

    五卷,附一卷。清代黄淦撰。黄淦字纬文,浙江仁和人,乾隆庚子(1780)举人。生卒年不详。是书首有汤诰序及淦自序,末有门人汤春生跋。卷首总论,《国风》、《小雅》、《大雅》、《颂》,各为一卷,后附序传,为

  • 事物绀珠

    四十一卷。明黄一正(生卒年不详)编。黄一正字定父,扬州(今属江苏省)人。本书成于万历年间。《明史·艺文志》著录四十六卷。视其书目,自天文、地理至琐言、琐事,共四十六目,非四十六卷。书中所录的典故,割裂

  • 四书明儒大全精义

    无卷数。清汤传榘撰。汤传榘字子方,江苏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是书尊崇朱熹,虽遍采诸家,而引《读书录》、《困知记》、《居业录》数书最多。自言“尝博涉于先儒之义,每览一编,辄举其有发明者,分章撰录。积二

  • 事物初略

    三十四卷。明吕毖(生卒年不详)撰。吕毖,字贞九,吴县(今江苏省吴县)人。其生平事迹不详。此书成于崇祯十七年(1644),为三十四卷,卷帙浩繁。杂记事物俚俗语言之所自始。但多剽取《事物纪原》诸书。且语多

  • 青琐尽言

    二卷。杨东明撰。杨东明(1548-1624),明河南虞城人,字启修,一字启昧,号晋庵,别号惜阳居士。万历(1573-1620)进士,历官太常少卿,刑部右侍郎。直言敢谏,尝于荒年上河南饥民图,颇负时誉。

  • 周易臆解

    六卷。清杨以迥撰。此书上下经各分上下,共四卷。又有图说上、图说下。其解说只限于上下经,不涉及“十翼”。一般经文后先列朱子《本义》之说,后杂录诸家解说,最后为作者自己的案语。其说如认为“周易”之“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