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尚书天地图说

尚书天地图说

六卷。清潘咸(详见《易耆图说》)撰。此书虽借《尚书》之名为名,又以《尧典》经文冠前五卷之首,以《禹贡》经文冠末一卷之首,而实是摘录支离曼衍,自抒己说,与《尚书》经义渺无所涉。而其己说又多逞私臆。如其谓月食非地影所隔,认为阳全阴半是月的围径,当减日体之半。只从理论上论说,而不知实践中观测计算为何事,所以对日食的新旧说法两不相通、更不合实际。书中“图说”很多,纠缠更甚。其“地图”以《山海经》所列地名,不分真伪,据四方四隅排比骈联,齐如布算。又以《水经注》所列诸名,不分今古,钩连屈曲,纷如乱丝。至于其所绘《舆图》颠倒南北,错置东西的十有八九。其所绘“天图”之末附以《罗经图说》、《甲子纳音》,“地图”之末附以元刘秉忠《玉尺经》,大谈相地之术,尤为不经。如果将此书列为经部实为不伦不类。所以《四库提要》据河南巡抚采进本,将其著录于术数类存目。

猜你喜欢

  • 重修太原县志

    十六卷。清沈继贤纂修。沈继贤,字鹤书,浙江海宁县人。康熙五十四年(1715)进士,雍正元年(1722)任直隶乐亭知县,七年(1729)补任岚县知县,八年(1730)调任太原知县。修有《重修岚县志》。《

  • 雪楼集

    三十卷。元程钜夫(1249-1318)撰。钜夫初名文海,以字行。建昌(今江西南城)人。寓所名曰雪楼,时称雪楼先生。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追封楚国公,谥文宪。所著《玉堂集类稿》、《奏放存稿》及诗文杂著,本

  • 书经说意

    十卷。明沈伟撰。其生卒年不详。本姓杜,后仍归本姓为杜伟。伟字道升,号虹野。吴江(今属江苏省)人。明代学者。嘉靖三十一年(1552)举人,万历间授南阳推官,迁工部主事,榷税荆州。伟居官清廉,颇有政声。有

  • 方言据

    ①二卷。明魏浚撰。魏浚字苍水,松溪(今福建松溪县)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湖广。尚著《周易古象通》八卷等。《方言据》搜辑言之有据的方俗语词凡二百余条,加以辨析考证。“然

  • 历体略

    三卷。明王英明(生卒年不详)撰。王英明字子晦,开州(今四川开县)人。万历举人,精研历算。上卷六篇:天体地形、三曜、五纬、辰次、刻漏极度、杂说;中卷三篇:极宫、象位、天汉;下卷七篇:天体地度、度里之差、

  •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义记

    ①一卷。隋代释慧远撰。慧远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义记》辞条。《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是刘宋求那跋陀罗于元嘉十三年(436)所译。除此译本外,汉地还有以下两种译本。一是北凉昙无谶玄始年间(41

  • 周易互体徵

    一卷。清俞樾撰。作者认为《易》有互体乃先秦古法。《左传》庄公二十二年陈侯之筮云:“风为天于土上,山也”。其注为“自二至四有艮象,艮为山”。可知在孔子之前已有互体之说。此书从周易三十卦中取三十八爻论证互

  • 竹叶庵文集诗

    二十四卷。《词》九卷。清张埙(约1780前后在世)撰。生卒年未详。张埙字商言,号瘦铜。江苏吴县人。乾隆三十年(1765)举人。官内阁中书。此编聚其生平之诗,随所游历,各为一集。凡《南海集》二卷、《西征

  • 栖云阁诗略

    清高珩(1611-1695)撰。高珩生平详见《栖云阁诗》(辞目)。是集以诗体分类编次,不分卷数。为写之本,从题记中可知,是高珩之子高之骃、高之驹校订的,大概是未刻全集之前,高珩家人录存之稿。《四库全书

  • 江左三大家诗钞

    九卷。清顾有孝(1619-1689)、赵沄辑。顾有孝字茂伦,吴江(今属江苏)人。诸生。居钓雪滩。以选诗为事。所选《唐诗英华》盛行于世;又有《五朝诗钞》、《明文英华》诸选。自著有《雪滩钓叟集》。赵沄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