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平定粤匪纪略

平定粤匪纪略

十八卷,附记四卷。清杜文澜(1815-1881)撰。杜文澜,字小舫,浙江秀水(今嘉兴)人,曾任江苏按察使、苏松太道等职。道光三十年(1850),随湖广总督裕泰部镇压湖南李元发起义。清军围攻扬州太平军,他献计在船后置云梯攻城,因陆路误期未果。除《平定粤匪纪略》外,还著有《曼陀罗华阁琐记》、《采香词》等。《平定粤匪纪略》又名《平定粤寇纪略》或《荡平发逆图说》。记事自道光三十年六月(1850年7月)洪秀全在广西起义,至同治三年九月(1864年10月)幼天王洪天贵福在江西被捕。附记四卷,对太平天国的领袖事迹、政教制度等均有简略记述。该书最早版本是同治八年(1869)群玉斋刊行本,错字较多。后有光绪元年(1875)诒谷堂刻本,对同治本错字加以改正,作者又在“条目”之后增记该书编纂经过,内容、文字上也作了补充、修改,并将书名“粤匪”改为“粤寇”。光绪十四年(1888)石印本增图50幅,光绪十九年(1893)石印本增图24幅,都易名为《荡平发逆图说》。1979年,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把光绪元年刻本收入《太平天国资料汇编》第一册,由中华书局出版。

猜你喜欢

  • 元史节要

    十四卷。明张九韶编撰。九韶字美和,清江(今江西清江县)人,洪武十年(1377年)任国子助教,后升翰林院编修,生卒年不详。所编《元史节要》,仿元曾先之《十八史略》体例,按时间先后系事,将《元史》节要成书

  • 滇南行稿

    四卷。《附录》一卷。明苏章撰。苏章,字文间,号云崖,余干(今江西余干县)人,生卒年不详。明成化十一年(1475)进士,官兵部主事,贬姚安通判,迁延平知府,终浙江参政,颇有政绩。章官兵部主事时,因星变事

  • 云松巢集

    三卷。元朱希晦撰。希晦生卒年不详。乐清(今属浙江)人。至正末,隐居瑶州,与四明吴主一、萧台赵彦铭游咏雁山中,时称“雁山三老”。明初被荐于朝,命未至而卒。此集为其子豳所编,天台鲍原宏序。正统中,其裔孙元

  • 春秋疑义录

    二卷。清刘士毅撰。士毅,枣强(今河北枣强)人,生卒年及生平事迹不详。该书作于清雍正辛亥(1731),成于乾隆乙丑(1745)。自序说,孔子据国史而作《春秋》,书中哪些是国史旧文,哪些是孔子的新例,只有

  • 明季续闻

    见《航澥遗闻》。

  • 汶志纪略

    四卷,清李锡书纂修。李锡书,字见奄,山西静乐人,乾隆进士,凡三任其地,卓有政声。所著有河洛图说二种。《汶志纪略》嘉庆十年(1805)刻本。共四卷,分为:卷一,疆域、建置、城邑、关隘。卷二,赋役、权法、

  • 吴侍御奏疏

    一卷。明吴玉撰。吴玉是寿阳(今属山西寿阳县)人。天启进士,崇祯初年提拔为御史,有正直的声名,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吴侍御奏疏》为吴玉于崇祯初期任广西道监察御史时所上奏疏的汇编,共十篇。其中劾魏忠贤余党

  • 退庵遗稿

    七卷。明邓林(约1414前后在世)撰。邓林原名彝,又名观善,字士斋,号退庵,明成祖永乐帝为其改为现名。广东新会人。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举人,任浔州府贵县教谕,考满后入京,预修《永乐大典》,凡五年

  • 先圣大训

    六卷。南宋杨简(1141-1125)撰。杨简字敬仲,世称慈湖先生,慈溪(今浙江宁波西北)人。乾道五年(1169)中进士。历任国子博士、著作佐郎、兵部郎官、将作少监、实录院检讨官等职。与袁燮、舒璘、沈焕

  • 古韵通说

    二十卷。清龙启瑞撰。启瑞(1814-1858)字辑五,号翰臣,临桂(今广西临桂县)人。道光二十年(1841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累官至通政司副使、江西布政使。研精小学,尚著《尔雅经注集证》、《庄子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