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广济县志

广济县志

①十八卷,清阎国士、孙谦亨、王玉铉等修,王临等纂。阎国士,字振华,直隶保定(今河北保定)人,贡生,官广济知县。孙谦亨,字有终,直隶东安人,拔贡。王玉铉,字振公,号汉崖,陕西洋县人,进士,三人先后知县事。王临字五宜,本县人,生员。县志,明万历间县令赵国华与教谕魏秉忠创修,历时已久旧志无存。县人王临藏有残本,博采省府志,正稗史及各家文集,为为增葺,自顺治十四年(1657),阎国士始任时,至康熙三年(1664)王玉铉任时止,始克成书刻印。有目无纲,有目四十三。县东西当邮驿要道,距江七十里,故重于兵防,此志图考所载颇为详明。秩官表,只载文秩,自明洪武起,止于明崇祯。选举表,自唐贞观起,止于崇祯。人物类,乡贤治行,人各有传,不名仕绩名世用,赠荫至方技,每类采列多则十余人,少则数人。艺文所录序记诗赋,多明代人所作,宋元以前无闻,其有关县之政教风化者甚少。此志辑于一人之手,逾将十年,始成此编,虽未完善,其采访甚广。② 十二卷,清黄恺修,陈诗纂。黄恺,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举人,官广济知县。陈诗,字愚谷,湖北蕲水人,进士,官工部主事。县志,前令阎国士等修于康熙六年(1527),此后久未修辑。乾隆五十八年(1793),黄恺莅任,议重修,时陈诗归省居乡,延请秉笔,数月成书。乾隆五十八年(1793)刻印。共十二卷,分为:卷一世纪,卷二城市,卷三山川,卷四职官表,卷五选举表,卷六士族表,卷七户籍表,卷八名宦,卷九人物,卷十列女,卷十一艺文,卷十二杂志。此志疆域、沿革,为一县要典,与蠲恤、祥异附世纪,学校以觇人才盛衰,政教隆替,郡县各志,每独立一门,此志以庙学、古迹、公署、寺观附城市,乡镇附山川。因无建置一门,各类无所统系,编次多有失序。职官、选举,记其年月,系以表,士族列表,仿唐宰相世系表例,搜罗三十三姓,与志体未合。艺文志,先录近人所作,附旧志文苑。风俗、物产、轶事附杂记,前志无此体。黄恺序称:旧志多列门类,博载诗文,概失之太繁。此编采访与评,征明故实,以事赅言简为先,事迹轻重、门类先后,次第未明,不得称为善本。③ 十二卷,首一卷,清刘宗元、朱荣实修,刘纂。刘宗元,河南睢阳人,监生,朱荣实,字秋园,安徽泾县人,解元,二人先后官广济知县。刘,字悔复,本县人,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县志乾隆五十八年(1793)县令黄恺修,又八十年,知县刘宗元延刘等补修,体制刚定刘宗元去任,朱荣实继之,遂成志。《广济县志》同治十一年(1872)活字排印。此志增列地理、建置二志,疆域、沿革、山川、古迹、风俗、物产、县市、公署、乡镇、津梁等类,依类附入。增立学校志,庙学、宾兴、乡饮、酒礼等类,也有所附。山川志附载题咏诸诗,黄志始创,前志概编入艺文,此志变易黄志,以前志为准。广济地滨大江,军兴以来严于防守,沿录前志,并采访咸同间近事,增入兵事一类,附于杂志。砦堡仍附山川志,武勋因前志承平已久,所载皆从简略,粤捻军起义,投身效力有功绩而登仕籍者,五十余人,备录以志武功之盛。艺文志,征名儒遗集,其有关政治风化,措词雅驯者,选择录存。此志取材黄志,变更体例,提纲挈目,补旧增新,所考正者甚多。

猜你喜欢

  • 圆机诗韵沽法全书

    见“韵法全书”。

  • 范氏三女史同怀诗

    一卷。清范士熊选编。范士熊,生卒年不详。此书是编者于咸丰三年(1853)将范德芳、范德俊、范德嫁三姊妹之诗合在一起精刻而成的。范德芳,河南河内(今沁阳)人。知县范照范之长女,教谕赵邃之妻。清代诗人。所

  • 读礼丛钞十六种

    十六卷。清李辅耀编。李辅耀,生卒年不详,字幼梅,湖南湘阴人,同治庚午(1870年)优贡,光绪丙子副贡,官浙江候补道。事母至孝,当他的母亲徐氏去世守丧时,哀痛倍至,而动辄以古礼行事。将母亲灵柩安葬在长沙

  • 史伯平先生所著书

    二种,二卷。清史致准(详见《尚书绎闻》)撰。二种为《尚书绎闻》一卷、《读左评录》一卷。两种本辞典均有专条介绍,可参阅。有光绪年间刊本。

  • 三家诗补遗

    不分卷。清代阮元(1764-1849)撰。阮元,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进士,曾任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傅衔。本书补的是宋代王应麟《诗考》之遗。与在本书之前的范家祥《三家诗拾遗》各有详略。其后

  • 续太原县志

    二卷。清薛元钊修,王效尊纂。薛元钊字菊村,河南泌阳人,出身贡监,光绪六年(1880)任太原县知县。《续太原县志》光绪八年(1882)刻本。全书分上下卷,十二科。上卷为:纪恩、城垣、学校、田赋、祀典、职

  • 青芙蓉阁诗钞

    三卷。清陆元鋐(生卒年不详)撰。陆元鋐字乡石,浙江桐乡人,生平事迹待考。《诗钞》序中称“乡石先生校书秘阁……出典大郡”,可知其人曾任职于京师,后转任地方官。人评其《诗钞》:“体裁毕备,风神多姿,其逸也

  • 香奁四友传

    二卷。明陆奎章(约1544年前后在世)撰。陆奎章,字子翰,武进人,生卒年均不详。官除武康知县,不乐簿书,乞改宁波教授,居常手不释卷。著《香奁四友传》,仿韩愈《毛颖传》而作。前后凡八篇,说理明白,遗辞高

  • 中庸合注

    一卷。撰者不详。该书乃剽窃《四书大全》而成,内中于饶鲁等人的论说有所征引。书前有吴澄的序,虽于篇末称为序,篇首却称总说,与序体不符,似拼凑而成。

  • 或庵评春秋三传

    无卷数。清王源(1648-1710)撰。王源字昆绳,号或庵,大兴(今属北京)人。早年任侠,喜谈王霸、兵略及前代典章制度,曾从魏禧学古文,认为“《左》、《史》、昌黎之外,无足重者”,后参与修《明史》,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