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广陵思古篇

广陵思古篇

二十九卷。清汪廷儒编纂。汪廷儒,仪征人。此篇共二十九卷,分为:卷一至卷十江都人,卷十一,卷十二甘泉人,卷十三至卷十五仪徽人,卷十六至卷二十高邮人,卷二十一至卷二十四兴化人,卷二十四至卷二十八宝应人,卷二十九泰州人。此也郡、县志文徵之流。其例分古文、时文两册,凡未刻稿者,录登数首,附以小传。仿王文简《感旧集》、阮文达《淮海英灵集》之例。所录皆为遗作,凡其人尚存,概不录入。也遵肖选成法,足为关扬幽隐,表彰文献。采录制义时文,虽列外篇,似为失体,但当时人士,以科举进取,或伏首诵读终身,不获一遇而埋没于世者,比比皆是。此篇以文存人,倘未为过。

猜你喜欢

  • 两粤梦游记

    一卷。明末清初人马光撰。马光字,涑庵,江苏吴县人,生卒年不详。崇祯时官永宁知州,全州知州,永历时官至全永巡抚。《两粤梦游记》叙述自崇祯十三年(1640)至顺治九年(1652),马光十三年间游宦两粤事。

  • 白香山诗集

    四十卷。附录《年谱》二卷。清汪立名编。汪立名生平,详见《钟鼎字源》(辞目)。此书为白居易诗集笺注本。唐白居易作《长庆集》诗文各半,汪立名引宋祁之言,认为白居易长于诗而其文未能称道,因别刊其诗,以成此集

  • 游大云山记

    一卷。清吴敏树撰。吴敏树(1805-1873),字本源,号南屏,巴陵(今湖南岳阳)人,道光举人,官浏阳训导,擅长古文。曾国藩称其字:字如履危石,落纸乃持重绝伦。其生平淡泊名利,谢绝曾国藩聘任,惟以读书

  • 起信论一心二门大意

    一卷。梁释智恺(535586)撰。智恺,俗姓曹,住杨都寺,受业于法泰,后依真谛三藏。于天嘉四年(563)翻译摄论,次年翻译俱舍,并作疏注经,共达上百卷。《起信论》,全称《大乘起信论》,印度马鸣著。梁真

  • 芙蓉镜孟浪言

    四卷。明江东伟(约1621年前后在世)撰。江东伟,字青来,自号壶公,开化(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万历丙午举人。著有《芙蓉镜孟浪言》四卷。这部书分元部、幻部、灵部、幽部共四集。摘录的都是诸神仙鬼怪的

  • 骆两溪集

    十四卷。《附录》一卷。明骆文盛(1496-1554)撰。骆文盛,字质甫,号两溪,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著有《骆两溪集》。骆文盛集初为蔡汝楠所刻,凡七卷,并

  • 碧川文选

    四卷。明杨守址(1436-1512)撰。杨守址,字维立,号碧川,鄞县(今浙江宁波市)人。明成化十四年(1478)进士,累迁翰林院侍读学士、南京吏部右侍郎,进尚书。守址博极群书,以乃兄守陈为师,学行相等

  • 且亭诗集

    清杨思圣(1618-1661)撰。杨思圣,字犹龙,号雪樵。直隶钜鹿(今河北巨鹿)人。顺治三年(1646)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四川布政史。平生不慕名利,为官廉洁清正,颇得民心。常与申涵光、殷岳唱和,

  • 墨香阁集

    十三卷。清彭维新撰。彭维新,字石原,号余山,湖南茶陵人。生卒年未详。康熙四十五年(1706)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官至协办大学士兵部尚书,因事免。茶陵自明李东阳以文章相业蔚为一代主盟,数百年来

  • 易经说意

    七卷。明陈际泰撰。际泰字大士,江西临川人。崇祯七年(1634)进士。官至行人司行人。《明史·文苑传》附见艾南英传中。陈际泰本以八股文著名,所以此书就用骈体时文的方法,阐说《易》理,于理有取于先圣,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