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性学举隅

性学举隅

二卷。美国丁韪良(1827-1916)撰。丁韪良,字冠西,美国北长老会教士。1850年来华,1858年任美国首任驻华公使列卫廉的翻译。1869年经赫德推荐就任同文馆总教习直到1894年。1898年被聘为京师大学总教习,1900年曾应张之洞聘在武汉筹备设立大学未绪。1908年回北京从事传教及著述,1916年死于北京。译著有《万国公法》;著作有《中国人:他们的教育、哲学和文字》(1876);《花甲忆记》(1896);《中国知识》(1901);《中国的觉醒》(1907)。他还撰有汉文宗教书籍,以《天道溯源》最为著名。《性学举隅》是丁韪良在七十二岁(1898)时撰写的心理学专著。中国自宋儒创设性理之说后,产生了性学、理学之名称。耶稣会传教士东来之后,发现中国的性理之学与西方的心理学颇为相近,故因袭其名。1624年意大利艾儒略(1582-1649)著《性学粗述》,首先将心理学译为性学。《性学举隅》书前有光绪戊戌年韪良自序,其序云:韪良自幼好学,尤喜性学。除研究本国典籍之外,还广泛收罗欧洲人撰写的性学著作。来到中国以后,又收集中国的圣经贤传、诸子百家有关性学的著述与西方性学相互印证。客岁孟夏,避暑于北京西山,与罗善智、綦策鳌曾讨论性学观点,并撰为此书以了却心愿。后题光绪戊戌时年七十有二岁。书前还有罗善智之序,后题山左人;綦策鳌字晓庵,未详里贯。《性学举隅》二卷。上卷论灵才,共十五章,主要子目有:觉、悟、记、思、象等;卷下论心德,共十四章,其子目有:欲、情、求好、是非心、行之本、心之主、诸德等子目。在诸德章之后,附有四图:大学图、心图、操存图、首察图,乃是作者相互印证中西性学之一端。全书用问答体书写,作者虽为西人,但书中名词多取中土旧有之名,而不用新译之西名,足见丁韪良于中国典籍研究有素。有广学会本。

猜你喜欢

  • 韩子迂评

    二十卷。元无名氏撰。原书序署“至元三年(1337年)秋七月庚午,结衔题奎章阁侍书学士。”旧本题明门无子评,门无子生卒年及生平不详,但显然在门无子前早有《韩子迂评》。序中称“今天下所急者,法度之废。所少

  • 文献通考节贯

    十卷。清周宗濂(生卒年不详)撰。周宗濂著有《耻亭遗书》。本书取马瑞临《文献通考》、王圻《续文献通考》,首尾编次,仍如原书的二十四门。唯有帝系、象纬、物异、四裔、节义、方外六门,因难于节录置之。其因文附

  • 下武

    下武维周,世有哲王。三后在天,王配于京。王配于京,世德作求,永言配命,成王之孚。成王之孚。下土之式。永言孝思,孝思维则。媚兹一人,应侯顺德。永言孝思,昭哉嗣服。昭兹来许,绳其祖武。于万斯年,受天之祜。

  • 长子心钤

    不分卷。旧题明戚继光撰。戚继光已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等著录。此书四库馆臣疑为后人伪托,非戚继光自著,甚为有据。其理由为:书中《对垒号令》一条云,南塘戚少保谓此为束伍第一阵法,屡战屡胜,皆由于此

  • 二十一种诗诀

    十卷。清李其彭辑。李其彭字可年,山东巨野人。家本世胄,三世能文。是书仿《津逮秘书》之例,辑古今论诗之作,及其乡人王渔洋、赵秋谷、张萧亭诗话,以书籍多寡,汇为一册,不分时代。时《渔洋诗话》尚未刊行,仅据

  • 钞票论

    一卷。清许楣撰。许楣(1797-1870),浙江海宁州人。许梿之弟。道光进士,官户部主事。是书论述共有八条,第一条为不能以千万之银易一束之纸,第二条为银可以易钞、钞不可以易银,谁复肯以现钱易虚纸,第三

  • 施氏七书讲义

    见《七书讲义》。

  • 历代画家姓氏韵编

    七卷。清顾仲清撰。顾仲清字咸三,号松壑。嘉兴(今浙江嘉兴)人。生卒年与事迹不详。工画而尤长于画蝶,有咏蝶诗三百首。此书卷首为帝王藩封之善画者。末为释、道、闺秀、外国。其中取画家姓氏依韵编排,以便寻检。

  • 乐律举要

    一卷。明韩邦奇(见《易学启蒙意见》)撰。此书为曹溶《学海类篇》所载。考定该书内容,乃是从韩邦奇的《苑洛志乐》中摘录十余条而成。是书于《四库全书》存目。

  • 翻译大学衍义

    四十三卷。清孟保撰,其生卒年不详。孟保字定轩,汉军镇,黄旗人。以三等侍卫,出为新疆巴里坤领队大臣。咸丰时,撰成是书。以《大学》之条目。纂集经史,考证得失,多所发明。其汉本,《四库全书》已著录。先是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