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恒轩所见吉金录

恒轩所见吉金录

不分卷。清吴大澂著。吴大澂(1835-1902),字止敬,又字清卿,号恒轩。江苏吴县人,清末金石学家,古文字学家。同治十年(1871)进士,官至广东巡抚、河东河道总督和湖南巡抚。精于金石文字之学,将出土实物与历史文献相参证。师事潘祖荫,与陈介淇、王懿荣等人交往甚密。由于他获得相当丰富的商周秦汉铜器,且又擅长书法和绘画,因而使其所珍藏的资料和研究成果,得以较好的流传。该书同治十一年((1872)初刻,以后续有增补,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始编次成书。所收商周彝器九十五件,兵器二件,秦器三件,汉以后器三十六件,共一百三十六器。属于自藏者七十一器,属于潘祖荫所藏者四十三器。其他二十器分属八家所藏。潘氏所藏之器,与《攀古楼彝器款识》所图无异,也有一些此书已著录而《攀古楼》未收者,如孟鼎、苏上妃鼎、头鼎。著录器件不计大小尺寸,只有孟鼎有释文。图像、铭文的绘制和摹录都相当精细。传本为光绪十一年(1885)自刻本,西冷印社重刻本。

猜你喜欢

  • 二酉园诗集

    十二卷。《文集》十四卷。《续集》二十三卷。明陈文烛(1535-?)撰。陈文烛,字玉叔,湖北沔阳人,卒年不详。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官至南京大理寺卿。是集分为诗集十二卷,文集十四卷,续集二十三卷

  • 丰麓集

    七卷。明吴兆璧(约1628年前后在世)撰。吴兆璧,字文焕,一字子谷,号丰麓。江西金溪人。生卒年不详。万历四十三年(1615)、天启元年(1621)两中副榜,卒不第。以廪贡生官连州学正。此集皆所著杂文。

  • 别本浚谷集

    十七卷。明赵时春(1509-1567)撰。赵时春字景仁,号浚谷,平凉(今属甘肃)人。生平详见《赵浚谷集》(辞目)。是集凡十七卷,诗二卷,赋及杂文十五卷。前有其甥周鉴序。据《明史·艺文志》载“时春集作十

  • 老子本义

    二卷。清魏源(详见《书古微》)撰。前人注释《老子》者,从战国时韩非、汉河上公、唐傅奕、宋王雱、吕惠卿、苏子由、明焦竑、至清李贽等诸家,各家身处时代不同,注释旨意各异。所述或以刑家言,或引《庄》释《老》

  • 针经

    见《灵枢经》。

  • 周礼注疏小笺

    五卷。清曾钊(1821-1854)撰。曾钊字敏修,又字勉士,诸生,广东南海人。此书卷一为《天官冢宰》“惟王建国”至《追师》;卷二为《地官》“大司徒之职”至《仓人》;卷三为《春官》《大宗伯》至《都宗人》

  • 切音捷诀

    一卷,附《幼学切音便谈》一卷。清郦珩撰。珩字伯行,浙江诸暨人。是编专论切音,图说结合,取便于初学,故曰“捷诀”。首论反切法、定反切法、论切字法,次列“切字指掌图”,次即“四声图”。首论云反切法初起,古

  • 天厨禁脔

    三卷。宋释惠洪(1071-1128)撰。生平见《冷斋夜话》条。是书继承了晚唐五代妄定格法的讲诗之风,标立诗法、句法、韵法多种,并分别列举唐宋诗人的诗句为式。如论杜甫《寒食对月诗》为“偷春格”,谓黄庭坚

  • 夏小正校注

    四卷。清魏本唐(生卒年不详)撰。魏本唐,字又瓶,福建侯官(今福建闽侯)人嘉庆二十四年(1819)解元,曾任直隶知县,又改就教职。是书依傅崧卿注本,列举诸说,参以己见,并对正文作校订、注释。是书对傅氏以

  • 春秋辨疑

    四卷。萧楚(1060-1130)撰。萧楚字子荆,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代经学家。元符乡举,考进士不第。时蔡京当国,禁《春秋》学,萧楚愤嫉其奸,预言蔡京当仿王莽篡国,发誓不出仕。遂隐居三顾山下,自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