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感述录

感述录

六卷。《续录》四卷。明赵维新(生卒年不详)撰。赵维新,字素衷,茌平(今山东省茌平县)人。二十岁时,听说张后觉讲良知之学,于是便从学于他。并将其问答之语加以编次整理,称之为《弘山教言》。赵维新性情纯孝,家甚贫,有时每日只吃一餐。后以贡生为长山县教谕,年九十二岁,无疾而卒。著有《感述录》等。此二录即是赵维新感其师之言而述之,故曰《感述录》。前录皆记张后觉讲授《四书》之义,《续录》前二卷皆为讲学之要旨,第三卷为诗文,第四卷则附录赵维新行略,以及张元忭、孙矿等人的评语。其内容以禅机为主,属王守仁学派之末流。此书有《仕邑三先生合刻》本。

猜你喜欢

  • 骈雅

    七卷,明朱谋撰。朱谋字郁仪,濠州(今安徽省凤阳县东北)人。宁献王曾孙,袭封镇国中尉。万历中管理石城王府事,典藩政三十余年。病卒,私谥贞静先生。藏书丰富,因能淹贯群籍,尤精经学、小学。著《易象通》、《诗

  • 小学句读记

    六卷。清王建常(详见《律吕图说》)撰。是书据陈选《小学集注》本,而杂采诸书疏列于其下,略如孔颖达正义之例,文颇烦芜。该书有《西京清麓丛书》续编本、及《刘氏传经堂丛书》本等。

  • 书画史

    一卷。明陈继儒(生平见《邵康节外纪》)撰。此书主要录书画家杂事,间及一些书画名迹。但所载者多缺略不全,而载《岐阳石鼓》、《王祥卧冰》、《刘蜕之冢》之类又显泛滥。末中又附《书画金汤》四则:一“善趣”,一

  • 大学古义说

    二卷。清宋翔凤撰。翔凤其人详见《论语郑注》条。是书题曰古义说,盖对朱熹《大学章句》言之。其对物有本末,事有终始,言事帝王之事也。所说诚汉人古义,然孔子时未有此义,《大学》中也无此义。又致知在格物,谓郑

  • 缃素杂记

    见《靖康缃素杂记》。

  • 尚书源流考

    一卷。刘师培(1884-1920年)撰。刘师培字申叔,号左庵,后曾改名光汉,江苏仪征人。刘师培为近代经学家,曾在北京大学任教。主要著作有《毛诗札记》、《周礼古注集疏》、《春秋左氏传古例诠微》等,近人辑

  • 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未,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

  • 昌谷集

    四卷。《外集》一卷。唐李贺(790-816)撰。李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其祖上郑孝王亮,系唐高祖李渊从父,故李贺可谓唐王朝宗室后裔,故自以郡望称“陇西”,但家道早衰。李贺七岁能辞章。深得韩

  • 姑苏杂咏

    二卷。明周希孟、周希夔同编。周希孟、周希夔二人字号、籍里及事迹均不详。是书上卷为高启原唱,下卷为其祖南老续作。高启诗凡古体一百三十六首。南老复因其题,各赋五言六韵。末又增叠韵吴宫词一首,补遗四首,附词

  • 尔雅郝注刊误

    一卷。清郝懿行原撰,清王念孙刊误。是编前有共和八年己未(1919年)罗振玉序。是编原写本旧藏贵阳陈松山家,首尾朱墨烂然,凡一语有未安,一字有讹脱,均以朱笔订正。以书迹观之,多出念孙手,间有一二为引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