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故城县志

故城县志

①五卷。明周世选、夏维藩纂修。李元忠增修,沈元昌等增纂。吴能进,四川内江人,明万历十六年(1588)任故城知县。周世选,字文贤,号卫阳,邑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官至工部右侍郎。夏维藩,字汝介,邑人,曾任运城县同知。李元忠,山东沾化县人,万历四十二(1614)任故城县知县。沈元昌,字学博,邑人。吴能进于万历十六年(1588)任故城县知县后,聘夏维藩纂修县志。夏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成稿后又请周世选审定,而于二十二年成书。万历四十二年李元忠任故城知县后,又聘沈元昌等纂辑县志,沈则取万历二十二年旧志续之,于同年成书。卷一为沿革(附有四境图、县治图)、山川、古迹、土产、贡赋、户口、马政、集镇、公宇、庙宇。卷二为秩官、祠宇、亭轩。卷三为人物、登用、坟墓、杂志。卷四至卷五为文翰。其沿革门记述起自隋代,文简而事备。其城池类中,附成化四年太常卿兼翰林侍读学士吴节所撰之故城新筑城池碑文一篇,其记县治沿革与修建之始末,颇为完备。贡赋门记地亩之统计,自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弘治、正德以至万历,各朝田亩征额分别记述,十分完备。其所述故城田亩从正统至正德间,不过五六百顷,而万历间骤增至五千余顷,变化如此之大,皆因采用一条鞭制重新丈量田亩,而逃户减少之故。其集镇门记郑家口镇始末,谓其临河,居民繁盛,商贾汇集。郑家口为邑中大镇,则此镇之繁荣,已历数百年而不衰。②六卷。清吴友闻修,柴应辰纂,宋尔祁增修。吴友闻,字明生,陕西会宁人,贡生,曾任故城县知县。柴应辰,字君拱,顺治举人,顺天永清(河北永清县)人,曾任故城县教谕。宋尔祁,字京仲,浙江钱塘人,曾任故城县知县。康熙十一年(1672)刻本,目录依次为星野、沿革、疆域、山川、古迹、建置、街巷、里镇、集期、赋役、坛庙、寺观、坊表、职官、人物、风俗、物产、文翰。其赋役门增康熙十六年所查出隐首地若干顷,顺治间优免人丁若干人,及顺治至康熙间人丁之数目若干。其起运存留诸制,则悉载清制,于明代事未录。职官门知县增明乔大可等十一人,清李元祯等十四人。此志内容较为简略。③六卷,清蔡维义修,秦永清等纂。蔡维义,镶白旗人,曾两次任故城县知县。秦永清,无锡人,曾任故城县丞。雍正五年(1727)刻本,除赋役一门采雍正间新制外,余皆录康熙年间吴友闻志原文,而更增以康熙十九年(1680)以后事。建置门增康熙六十年(1721)所修县承署、忠义节孝祠、公馆、书院义学诸条,更补蔡维义所修之邑署、邑东门、仓廒与西监。职官门知县增康熙十八年以后白方鸿等十人,教谕增马方仲等五人,学正增陈士奇等四人,县承增商德曾等四人,典史增李文祥等六人。人物门贤达类增刘清涟等四传,寓贤增时敏一传。选举类进士、举人增苏腾蛟等十六人。余如武科等,凡康熙十九年以后者悉补入。文翰门增蔡维义撰东门义学碑记一篇,及贾棠、贾际熙、贾朴、秦永清诸人之序记文数篇。除增补诸条外,于旧志谬误之处无所更正。

猜你喜欢

  • 鲁连子

    一卷。周鲁仲连撰,其生卒年不详。清马国翰辑。仲连齐人,或曰鲁连、或曰鲁仲子、或曰鲁连先生。高蹈不仕,喜为人排难解纷。游于赵,秦围赵急,魏新垣衍请帝秦,仲连力言不可,会信陵君率魏兵至,秦军却走,后燕将据

  • 国朝学案小识

    十五卷。清唐鉴(1778-1861)撰。鉴字镜海,善化(今湖南长沙)人。嘉庆十四年(1809年)进士,官至太常寺卿,谥确慎。鉴潜研性道,笃信程朱之学。该书以陆清献、张杨园、陆桴亭、张清恪为正宗,汤文正

  • 发废疾疏证

    一卷。清皮锡瑞(详见《尚书大传疏证》)撰。东汉今文经学家何休曾撰《穀梁废疾》一书,排斥《春秋穀梁传》;郑玄作《起废疾》反驳何体;他们的著作都久已亡佚。清人袁钧辑有郑玄《释废疾》一卷,刊入《郑氏佚书》中

  • 徐太拙诗稿

    三卷。清徐振芳(1598-1657)撰。徐振芳为清代文学家。字太拙,山东乐安(今山东广饶)人。明天启七年(1627)副榜,崇祯九年(1636)补遗才。崇祯末年,荐授后军都督府都事。明朝灭亡后,曾组织义

  • 历代刑法考

    五十四卷。清沈家本撰。沈家本,浙江归安县人。清光绪进士。官至刑部左侍郎、修订法律大臣、法部大臣。其精于法律,有关著述颇丰。是书有总考四卷,分考十七卷、赦考十二卷、律令考九卷,狱考、刑具考、行刑之制、死

  • 毛诗陆疏广要

    二卷。明毛晋撰。毛晋(1599-1659)原名凤苞,字子久,后改字子晋,号溍在,晚年号隐湖,又号汲古阁主人、笃素居士等。江苏常熟县人。不仕,专事收藏,建有汲古阁、目耕楼,藏书八万四千余册。又喜传刻古书

  • 史折

    三卷,续一卷,清贺裳撰。贺裳字黄公,丹阳(今安徽当涂县东)人。康熙初年国子监诸生,有《红牙词》,措词极工。《史折》选取明人评史诸书,又有未当者,折衷其是,故名《史折》。所选书籍共十一本,有《史怀》、《

  • 清代官书记明台湾郑氏亡事

    四卷。撰著人姓名不详。该书原名《平定海寇方略》,系未刻稿本,民国初年在整理内阁大库档案时发现的。傅孟真因厌恶《平定海寇方略》之名,而改为现名(但在现名下,仍记有原名)的。本书所记的内容,正如朱希祖在《

  • 六书辨

    一卷。近代徐绍桢(生卒年未详)撰。绍桢字固卿,广东番禺人。清末举人。官江宁候补道。是书系解释六书之作,仅就许氏《说文叙》的说解,括其大旨,依六书次第加以论说。并未博引古今各家之说,列其同异,辨其是非,

  • 十三经提纲

    十三卷。唐文治撰。唐文治(1865-1954)号蔚芝,晚号茹经,江苏太仓人。清进士,官户部主事、商部左丞、农工商部左侍郎署尚书。长期从事教育,晚年主讲于国学专修馆。著有《尚书大义》、《诗经大义》、《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