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敬和堂藏帖

敬和堂藏帖

四卷。清李鹤年辑。李鹤年字子和,奉天义州人。在光绪间为河道总督时刻此帖于开封官署。此帖收祝枝山、文征明、董其昌、王铎书各一卷。摹刻者为江西黄履中,字垣园,幼时家贫,牧牛于携刀入山中,就石上镌字,久之锻炼精熟,遂成刻石高手。及官河东为李鹤年刻此帖,保为道员。贾秋壑摹《玉枕兰亭》,酬其以“勇爵”,黄氏遂以此术跻身通显。今此帖之石在北京,四家墨迹流传尚多,所以石本不太为世所重。文征明、祝枝山皆有墨迹可寻,摹刻亦易,而董其昌飞行绝技,一般工匠无从捉摸,黄履中铁笔银钩,竟能曲传其妙,如蜻蜓点水,游丝竑空,奏刀极其微妙。恍见董思翁濡毫运腕。有义州李氏本。

猜你喜欢

  • 锄经余草

    十六卷。清王文清(公元1688-1779)撰。王文清,字廷鉴,一字九溪,湖南宁乡人,年九十二岁。少工文学,雍正二年(1724)进士,官岳州教授,乾隆初,以荐为三礼,律吕各馆纂修官,补内阁中书,考授御史

  • 黄石公素书

    一卷。旧题秦黄石公撰,宋张商英注。黄石公为秦汉间隐士,世传其授张良兵法即今本《三略》,其事不确,前已有辨。此书题黄石公撰,不确。张商英(1043-1121)字天觉,蜀州新津人(今属四川)。据《宋史》本

  • 净土十疑论

    一卷。隋代释智撰。智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文疏》辞条。《净土十疑论》由智说,灌顶整理成书。所谓十疑是:一解释求生净土无大慈悲疑,二解释求生无生理疑,三解释偏求生一土疑,四解释偏念一佛疑,五解释具缚

  • 尚书启蒙

    五卷。清黄式三撰。黄式三字薇香,浙江定海人,岁贡生。黄式三的《尚书启蒙》是以江声《尚书今注音疏》、王鸣盛的《尚书后案》、段玉裁的《古文尚书撰异》、孙星衍的《尚书今古文注疏》为蓝本而成,只是黄氏从马融说

  • 禹州志

    二十六卷,清朱炜修,姚椿、洪符孙纂。朱炜,字少庐,陕西咸宁(今陕西省长安县)人。由举人道光三年(1823)来任知州。姚椿,字春木,江苏娄县(今属上海市松江县)人,监生。洪符孙,字常甫,江苏阳湖(今江苏

  • 华阳国志校勘记

    不分卷。清顾观光撰。(作者籍贯见前《吴越春秋校勘记》条。)《华阳国志》为晋人常璩所撰,始于远古,终于东晋咸康五年(339)。该书在流传之中多有佚失,南宋李予以补缀窜易,但所刻版本今世亦不传,仅存影写本

  • 舞志

    十二卷。明张敉(生卒年不详)撰。张敉初名张献翼,有《读易纪闻》,已著录。是书共十二篇:《舞容》、《舞位》、《舞器》、《舞服》、《舞人》、《舞序》、《舞名》、《舞音》、《舞什》、《舞述》、《舞议》、《舞

  • 古今小说

    四十卷。明冯梦龙(1574-1646)编撰。冯梦龙,字犹龙,又字子犹、耳犹,别署龙子犹、墨憨斋主人、姑苏词奴、香月居顾曲散人等。明代文学家、戏曲家。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崇祯年间贡生,曾任寿宁知县。

  • 投壶变

    一卷。晋虞谭撰。虞谭字思奥,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人,官至右光禄大夫,《晋书》有传。书佚已久,惟《太平御览》时引《投壶变》,文多伪缺,很难理解。《藏林经义杂记》曾记载于十九卷中。马国翰因转录之,以备一

  • 初月楼四种

    二十三卷。《附刻》二卷。清吴德旋(1767-1840)撰。康兆晋、张寿荣编。吴德旋字仲伦。江苏宜兴人。幼好学,与丁晨晖就学龙城书院。善为文,“见袁枚所论先世事,即作文驳之”(姚椿《吴仲伦先生墓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