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斩鬼传

斩鬼传

清刘璋(1667-?)撰。刘璋字子堂,号介符,别号烟霞散人、樵云山人,山西阳曲(今太原)人。康熙三十五年中举人,雍正元年到直隶深泽(今河北深泽)任县令四年,政声极佳。刘璋平生著述较多,除《斩鬼传》外,还有《幻中真》、《幻中游》、《凤凰池》、《巧联珠》、《飞花艳想》等才子佳人小说。《斩鬼传》全书十回,写钟馗落第,愤懑而死,被封为驱魔大神,专为人间剿灭各种鬼魅的故事。钟馗捉鬼,是我国古代广泛流传在民间的一个鬼怪故事。唐卢肇《逸史》、宋沈括《梦溪笔谈》中曾有类似的记载:唐明皇于病中梦见一大鬼追捉小鬼,把他吃掉,自称是不第的武举,立誓除尽天下妖孽。唐明皇醒后,病因此而愈。于是诏名画师吴道子写其像,批告天下,以祛邪魅。自那时以后,民间渐成风俗,多于端午或除夕,悬挂钟馗图像,作为驱邪抗恶的一种精神寄托。本书作者就是取材于这一民间传说,运用幻想的笔法,对社会上各种邪恶,予以揭露和讽刺。书中描写的形形色色的鬼魅,实际是以鬼比人,讥刺封建社会中各式各样的人物,借以抨击社会黑暗现实。作品构思奇特,想象丰富,讽刺笔法变化多姿,语言通俗有力,妙趣横生,是我国讽刺小说中一部较好的作品。其版本有莞尔堂刊袖珍本、同文堂刊本、世界文库本等。今本有1955年通俗文艺出版社本,书名《钟馗捉鬼传》;1980年长江文艺出版社本;1989年北岳文艺出版社王青平校勘本,附录资料、考证甚详,较为通行。

猜你喜欢

  • 东园丛说

    三卷。南宋李如箎(生卒年不详)撰。李如箎生平事迹不详,据卷首自序称,为括苍人,时为桐乡丞。正德崇德县志载,宋李如箎,字季牖,崇德人,少游上庠,博学能文,著有《东园丛说》、《乐书》行世,晚以特科官桐乡丞

  • 易深

    八卷。清许伯政撰。许伯政字惠棠,巴陵人。乾隆七年(1742)进士。官任山东道监察御史。此书以为图书都出于太吴之世,卦数生于河图,蓍数生于洛书。又兼取汉人卦气、纳甲及《京房易传》、《火珠林》之法,而不用

  • 拾雅

    二十卷。清夏味堂撰。夏味堂字澹人,江苏高邮人。是书谓之“拾”者,盖所以拾《尔雅》、《广雅》之所遗也。清周中孚《郑堂读书记补逸》曰:“澹人以阮云台(元)《经籍纂诂》、王怀祖(念孙)《广雅疏证》上下千古,

  • 黄子年谱

    一卷。清洪思述。洪思字浩士,号石秋,明清之际福建龙溪(今龙海)人,与其父洪图俱为谱主黄道周(详见《黄忠端公年谱》)门人。洪思曾收道周遗书,为道周及其夫人蔡氏作传,又编成此谱。谱中所记与庄起俦编《黄忠端

  • 孝经学

    七卷。曹元弼(详见《孝经六艺大道录》)撰。是书分七卷:一.明例;二.要旨;三.图表;四.会通;五.解纷;六.缺疑;七.流别。明例卷又分三目:一、孝经脉络次第说;二、孝经微言大义略例;三、陈氏澧说孝经要

  • 理虚元鉴

    二卷。明汪绮石(生卒年不详)撰。汪绮石,事迹不详,据其门人为此书所作序言,当为明末人。此书上卷论虚劳诊断、病原、治证。下卷论虚劳之证病机、方药等。书中提出虚有三本,即肺、脾、肾。前人治虚,李东垣主张补

  • 可如

    六卷。明董德镛(生卒年不详)撰。董德镛,字孔昭,鄞县(今浙江省鄞县)人。其生平事迹不详。此书内容取禽、兽、鱼、虫之事,合于忠、孝、节、义者,分类摘录,共六卷,六十三门,每门又各为标目,其首皆冠以“可如

  • 尚书质疑

    ① 八卷。清王心敬(详见《丰川易说》)撰。《尚书质疑》悉尊元代赵孟頫《尚书今古文集注》及吴澄《尚书叙录》、《书纂言》之说,将《尚书》今文与古文二者分开,不为无据。《康诰》、《酒诰》、《梓材》三篇,学者

  • 十诫真诠

    二卷。葡萄牙阳玛诺(?-1659)撰。阳玛诺字演西,耶稣会士,1601年在果阿完成学业后,到澳门教神学六年。1601年到中国,先后在韶州、南京、杭州、宁波、南昌、福州、延平等地传教,最后死于杭州。一生

  • 风俗通义佚文

    一卷。也称《补辑风俗通义佚文》。清顾櫰三辑。顾櫰三生平事迹详见《补后汉书艺文志》。东汉应劭撰《风俗通义》三十一卷(一说三十二卷、三十卷),今本仅存十卷,亡佚严重。钱大昕、卢文弨等辑有《逸文》,顾櫰三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