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明夷待访录

明夷待访录

一卷。清黄宗羲(1610-1695)撰。黄宗羲见《宋元学案》。全书成于康熙二年(1663),分“原君”、“原臣”、“原法”、“置相”、“学校”、“取士”、“建都”、“方镇”、“田制”、“兵制”、“财计”、“胥吏”、“阉宦”等篇章,共二十一篇。“明夷”取自《周易·明夷》中“箕子之明夷”,意思是箕子身有明德而逢纣之恶,作者自感不遇,又不欲出仕,故用“明夷待访录”为本书书名,表达期待“如箕子之见访”的含义。全书大胆地揭露批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指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原君》),认为“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此书主张法制,提出加重宰相职权以限制君权,把学校变成议政机关,有监督弹劾郡县地方行政官吏的权力。主张“重定天下之赋”,提出井田式解决土地的办法。排斥以“工商为末”的传统思想,认为工商“皆本”。作者对于土地、教育、军事、货币等制度也都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作者在全书中发挥了进步的民主思想,故在清乾隆年间被列入“禁书”之列,直到一百多年后的嘉庆时才有此书的刻本,并成为十九世纪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时期反君主专制的重要宣传资料。此书是清代杰出的反君主专制政治专著。全书初刻本为浙江慈溪二老阁所刻,现存版本主要有清道光咸丰间番禺刻本、光绪中补刻《海山仙馆丛书》本、同治十三年(1847)虞山顾氏刻《小石山房丛书》本、民国四年(1915)中华书局出版《梨洲遗著汇刊》本、1955年北京古籍出版社排印本。

猜你喜欢

  • 痘疹博爱心鉴

    二卷。明魏直(生卒年不详)撰。魏直,字廷豹,号桂岩,萧山(今属浙江省)人。善诗文,通医理,以医闻名于吴越间,尤长于小儿痘疹证治。此书又名《痘疹全书博爱心鉴》,简称《博爱心鉴》,成书于嘉靖四年(1525

  • 秋蟪吟馆诗钞

    六卷。附《来云阁词钞》一卷。《文钞》一卷。清金和(?-1885)撰。金和,上元(今江苏江宁)人,字云叔、又字亚匏,早年丧父,其母教读甚严,文思敏捷,然作文不求程式,遂终身见斥科场,以布衣客死上海。其诗

  • 华严经游意

    一卷。唐代释吉藏(549-623)撰。吉藏,俗姓安,本西域安息人。祖世避仇居南海,住交广(今越南、广西)一带,后迁居金陵(今南京),吉藏生于金陵。童年时,其父引他见真谛,遂赐名吉藏。吉藏七岁(一说十三

  • 信阳子卓录

    八卷。清代张鹏翮(1649-1725)撰。张鹏翮见《忠武志》条。此书摘录前代儒家语录,分七个条目编辑成书,并加上作者本人的评议。七个条目为:“体道”、“致和”、“存省”、“修己”、“治人”、“闲道”、

  • 四书考正伪

    无卷数。清吴鼎科撰。鼎科字庭宝,江苏元和(今江苏苏州)人。是书无序例,书口题为“四书考正伪”,每篇首行或题为“四书考正伪”,或题为“四书乡党考”,共二十六条。大抵引用群说,以证经文,群说低经文一格,按

  • 续古今考

    ①九卷。伪托金元好问(1190-1257)撰。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忻州秀容(今山西忻州市)人。兴定五年(1221)进士。历任内乡令、南阳令、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金亡不仕。筑野史亭,以著作自任。通经史

  • 海刚峰先生居官公案传

    四卷。明李春芳撰。李春芳字石麓,江苏兴化人,生平事迹不详。该书为公案小说,记明代清官海瑞(刚峰)断案决狱之事。全书七十一回,每回演述一个故事,而以审案人海瑞贯串各篇。据历史记载,海瑞为官清正刚直,敢于

  • 清芬阁吟稿

    一卷。清许英撰。许英,生卒年不详,字梅村,浙江钱塘(今杭州)人,许峻山之女,嘉兴沈光春之妻。清代画家。善画山水、花卉、人物,人赞其“笔极精到,而又苍秀”。此书刊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附于其夫沈光

  • 别国方言

    《旧唐书·经籍志》称《方言》为《别国方言》,详见“方言”。

  • 任子道德论

    见《任子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