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明诗综

明诗综

一百卷。清朱彝尊(1629-1709)编。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垞,又号舫,晚称小长庐钓鱼师。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康熙时举博学鸿辞,与修《明史》。长于考证,工古文、诗词。诗与王士祯并称“南北两大宗”,词与陈维崧并称“朱陈”。著有《曝书亭集》、《词综》、《日下旧闻》等。此集为明诗总集。系朱彝尊有感于当时诗界侈行“谶诡之音”、“幽冷之趣”、“众情之弗协”,故编此集,以匡其缪。入选诗人达三干四百余家。选诗范围自明洪武迄于崇祯,有明一代二百七十年间历朝诗都有所涉及,“或因人而存其诗,或因诗而存其人”。首卷列明室帝王诗;卷二至卷八十二列诸家诗作,以时代先后为序;卷八十三以下则为乐章、宫掖、宗潢、闺门、中涓、外臣、羽士、释子、女冠、土司、属国乃至无名子、杂流、妓女、神鬼诗之属;卷九十九、一百为谚歌民谣类。作为明诗总集,此书不仅采摭较为完备,据《明诗综采摭书目》统计,在编辑过程中共采辑前人总集、选集多达二百八十二种,而且体例较为完善,每一诗人都撰有小传,并辑录诸家诗话依次叙述其诗的写作背景、本事,再引朱氏自撰《静居志·诗话》进行总结、品评,其论颇为持平,“于旧人私憎爱之谈往往多加匡正”。对当时以诗记丑言伪、党同伐异之风,无疑是一次荡涤。故朱氏所编之“诗综”不仅为诗家传诵,亦为后人研究明诗提供了重要资料和借鉴。此书初刻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白莲泾刊本,现有乾隆年间六峰阁刊本行世。

猜你喜欢

  • 大学总论

    一卷。中庸总论 一卷。清唐圻撰。圻字静斋,安徽新安(今安徽来安)人。是书不分章节,道理融澈,脉络贯通,虽着语不多,但义不少漏。论《大学》谓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上则由外而内,下则由内而外,上则

  • 鸿雪楼初集

    四卷。清沈善宝(1808-1870?)撰,沈善宝,字湘佩,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江西义宁州判沈学琳之女,吏部郎中武凌云之继妻。清代爱国作家。自幼承家学,十二岁即工诗词,后精书画。随丈夫到山西、朔平、太

  • 仪礼丧服辑略

    一册。附丧服今制表 一册。清华理撰。理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湖南长沙县(今湖南省长沙市)人。按:此书共分二册,第一册是《仪礼丧服辑略》,有自序,序中说到:“《丧服篇》以服为纲,以人为目,言礼服者往往遵用其

  • 前汉书平话

    上中下三卷。全称为《全相平话前汉书续集》,别题《吕后斩韩信》。不知作者姓名,元人编刊。讲史话本小说,叙述汉高祖刘邦得天下后与吕后谋杀功臣事。书题“续集”,当必有已佚失的“正集”,此《续集》从“时大汉五

  • 遵岩集

    二十五卷。明王慎中(1509-1559)撰。王慎中,字道思,初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晋江(今属福建省)人。慎中四岁能诵诗,十八岁于嘉靖五年(1526年)举进士,授户部主事,官至河南布政使参政。著有《遵

  • 石溪史话

    八卷,清刘凤起撰。刘凤起,字兰村,睢宁(今江苏省睢宁县)人,雍正年间拔贡,其著作有《石溪史话》、《四书辨义》、《春秋辨义》、《诗草》、《诗余》。《石溪史话》一书上起三皇五帝,下至明福王,全书所论共一百

  • 十岳山人诗集

    四卷。明王寅(生卒年均不详)撰。王寅,字仲房,又一字亮卿,自号十岳山人,歙县(今安徽歙县)人,尝问诗于李梦阳,中年习禅事于古峰和尚,工诗。著有《十岳山人诗集》。此集共四卷,乃王寅自定。古峰曰:“吾遍游

  • 后村别调

    一卷。宋刘克庄(1187-1269)撰。刘克庄生平详见《后村集》辞目。是集又名《后村长短句》、《后村先生长短句》、《后村居士诗余》。原附载《后村集》中,由毛晋摘出别刻,编为是集。克庄于宋末以诗闻名,张

  • 七经图

    七卷。明吴继仕编。继仕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字公信,徽州(今甘肃徽县)人。除此书外,还著有《音声纪元》。据宋《馆阁书目》载,《六经图》六卷,宋杨甲撰,毛邦翰增补,共三百零九图。又据《宋史·艺文志》载有叶

  • 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

    一卷,清王国维撰。王国维(详见《五代两宋监本考》条),初入罗振玉东文学社,得罗赏识和长期资助。曾留学日本,入东京物理学校。早年赴上海时务报馆掌书记事。受康德、叔本华、尼采思想学说影响。光绪二十九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