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曾子

曾子

一卷。南宋汪晫(生卒年不详)编辑。汪晫字处微,其门人私谥康范先生,绩溪(今属安徽)人。此书成于庆元、嘉泰(1195-1204)间。咸淳十年(1274),汪晫孙汪梦斗将此书和《子思子》同时献于朝廷,得赠通直郎。曾子(前505-前432)名参,字子舆,孔子学生,以孝著称。齐国想迎他为相,楚国想迎他为令尹,晋国想任他为上卿,皆不就任。而专心于忠、孝、仁、义的学业和教学活动,有弟子70多人。相传曾著《大学》,并有《曾子》一书。《汉书·艺文志》中记载《曾子》十八篇;《隋书·经籍志》记有《曾子》二卷,目一卷;《新唐书·文艺志》亦记有《曾子》二卷。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著录为二卷十篇,称为唐本;高似孙《子略》称其与《大戴礼》四十九篇、五十八篇及杂见《小戴记》者无异同;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称有慈湖杨简注。据此可知,宋时尚有《曾子》一书行于世。故《四库全书总目》认为,汪晫偶未见原书,而辑成此书。汪晫认为,曾子得孔子的嫡传,作《大学》以表述之。而曾子言行散于诸书之中,未能搜集整理,刊行于世,遂荟萃群书为其编辑。共十二篇,分别为《仲尼闲居》、《明明德》、《养老》、《周礼》、《有子问》、《丧服》、《晋楚》、《守业》、《三省》、《忠恕》,今本缺第七、第八两篇。《明明德》标为内篇,《养老》以下皆标为外篇,而《仲尼闲居》不言内外篇,疑本有内篇字,为传写时佚之。《孔子闲居》本为《孝经》,汪晫削去经名而重新标名;《明明德》篇即《大学》,亦改其篇名。此书对曾子的学术思想有比较全面的反映。书中曾子认为,孝是道德第一要素,民之本教曰孝,孝是仁、义、礼的实际内容,仁、义、礼是孝的表现,一孝立而万善从。孝的最高境界是尊亲,所谓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父母有过失则谏,父母不采纳则要服从,不能争辩。事父母必须至亲,无微不至地侍奉。父母所爱,则喜而不忘;父母所恶,则劳而无怨。孝子没有私乐,父母所忧,则忧之;父母所乐,则乐之。他主张人要以修身为本。认为欲修其身,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必须先诚其意。欲诚其意,必须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至庶人,皆以修身为本。他提出“内省”自我完善的修身方法,所谓“吾日三省吾身”。修身要达到“慎独”,自己单独处理事情,也应谨言慎行,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规范,不损人利己或伤天害理。提倡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汪晫所编《曾子》,为就门目往往割裂经文,故后儒对其所为多有微辞,有窜改经文之嫌。但《曾子》汉本久佚,唐本今亦不存,所以仍不失其重要价值,为研究先秦儒学思想及曾子思想提供了资料。其中所阐发的孝道,为后世儒家所继承和发扬,形成以孝治天下的思想。所提倡的“正心诚意”,为宋代儒家引为修养方法。有明刻本、文选楼刊阮氏注释四卷本,冯云鹓编八卷本,《四库全书》本及《曾思二子全书》本。

猜你喜欢

  • 类经

    三十二卷。明张介宾(1563-1640)撰。张介宾字景岳,又字会卿,别号通一子,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年时随父游历京师(今北京),求学读书,拜名医金英(金梦石)学医、尽得其传。壮年投笔从戎,遍历我国

  • 周易小疏

    十四卷。清虞楷撰。虞楷字孝思,号蓼园,里籍不详。书无序跋,也不知道作于何时。中述《周易折中》,称圣祖仁皇帝庙号,所以应为雍正、乾隆时人。其次序采用古本,大旨也主图书,而认为先天寓理于数,后天因数以阐理

  • 剪灯新话

    四卷,附录一卷。明瞿佑(1341-1427)撰。瞿佑一作“瞿祐”,字宗吉,别号存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代文学家。洪武初年入仕,官国子助教。永乐间,官周王府右长史。一生著作甚富,有《乐府遗音》、《

  • 离骚正义

    一卷。清方苞(1668-1749)撰。方苞字灵皋,号望溪,桐城(今安徽桐城)人。康熙四十五年进士,曾因戴名世《南山集》案牵连入狱,后得赦。官礼部侍郎。桐城派创始人。论文提倡义法,立论大抵本宋朝程朱理学

  • 诗考

    一卷。《诗地理考》六卷。王应麟(1223-1296)撰。王应麟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庆元府(路治在今浙江鄞县)人。南宋著名学者。淳祐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兼给事中。他学问广博,在经史百家、天文地理等方面都有

  • 问经堂丛书

    十八种,三十一卷。清孙冯翼编辑。孙冯翼字凤卿,一作凤埔,承德(今辽宁沈阳)人。其人笃嗜古书,受孙星衍熏陶甚深,其父曾官江南藩司,余事不详。本书并非同时同地付刊,约当嘉庆二年至七年,刊于山东江南等地。所

  • 二家宫词

    二卷。明毛晋(1598-1659)编。毛晋原名凤苞,字子九,又一字子晋,号潜在,常熟(今属江苏常熟)人。诸生。识多博广,博览古籍。家有汲古阁,藏书数万卷,请名士校勘,世传影宋精本,多所收藏,传刻古书,

  • 孟子时事略

    一卷。清任兆麟撰。兆麟字文田,江苏震泽人。是书言孟于生于周烈王四年(前372)四月二日,卒于赧王四十六年(前269),乃本于《孟氏谱》,与明郝敬《孟子遗事》:“孟子生于安王初年,卒于赧王元年(前314

  • 密云县志

    六卷。清薛天培修,陈弘谟纂。该志为薛天培任知县时所作。雍正元年(1723)刻本。全书六卷,三十九目,分为:沿革、疆域、星野、灾祥、形胜、风俗、景致、山川、物产、城池、学校、部署、古迹、牌坊、集市、里甲

  • 小芋香馆遗集

    十二卷。清李杭(?-约1788)撰。李杭字梅生,道光间两江总督李星沅之子,江苏淮阴人。其人五岁能诗,弱冠登高第,入词林,时与京师巨公唱和,名噪一时。《小芋香馆遗集》为其弟李桓裒集,好友王柏心编校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