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枝江县志

枝江县志

①十卷,清周廷桂修,杨际春纂。周廷桂,字月枝,直隶东光县人,吏员,官枝江知县。枝江,秦以蜀江至此的分支为诸州,因以名县。宋元以前县志无考。明成化知县关忠创修,正德知县成斐续修,嘉靖知县柳华、董燧三修、四修,万历间知县周仕仲、钱奏勋二度重修,其书皆散佚。康熙间周廷桂知县事,适邑人李仲霄得万历旧志归故里,深幸典籍仅存,文献足征,乃延杨际春草创,杨骏发等参订,删繁补缺,志成于康熙九年(1670)。《枝江县志》康熙九年刻本。共十卷,分地理志、建置志、祠祀志、政教志、职官志、人物志、武备志、艺文志八类。前志星野之说本多附会,灾异之谈迹近迷信,此志以星野列于地理志内,灾祥附星野之后,以存周官九州分里察灾祥之理,以明地志以疆域为重之意,颇有见地。此志于流寓附职官志后,也具特识。此志体例详备,纲目清晰。唯武备志对于防移兵事,俱未载及,仅列千户百户两武职名,不免过于简略。② 十卷,清王世爵修,钟彝纂。王世爵,汉军镶黄旗人,康熙五十二年(1713)举人,官枝江知县。钟彝,字商贻,一字尚殷,浙江平湖县人。康熙五十二年举人,官黄安知县。县志自康熙九年(1670)周廷桂重修后,七十余年未经修葺。乾隆间王世爵知县事,有志绩续,适钟彝罢官来游,相与裒辑搜讨,历六月告成。《枝江县志》乾隆五年(1740)刻本。此志纲目大致依康熙旧志,除删武备一类,改政教为田赋,祠祀为祭祀外,将前志选举附于人物志。选举是国家的制度,人物乃一方典型,别立选举一项置于人物志前,用意甚当。前志立节孝传,此志广为列女一类,凡节孝贞烈者一并收入,又仿刘歆《西京杂记》例,增立杂志一类,将一县轶闻遗事汇编,其例善。但仙释、艺术不入人物入杂志,未妥。此志模仿嘉靖《江西通志》列奸宄一门、万历《广东通志》列罪犯、贪酷二门,以示讥贬而昭鉴戒。杂志类以猾令一目,殿诸篇末。③ 二十卷,首一卷,清谢丕绩修,熊文澜纂。熊文澜,字春颿,湖北松滋县人,官陕西长安等县知县。枝江县志自乾隆五年(1740)王世爵重修后,道光八年(1828)知县谢丕绩延邑人李辉光等,取旧志而增减,距三十余年后,查子庚任知县,询故老访遗迹,延熊文澜发凡起例,书成。《枝江县志》同治五年(1866)刻本。共二十卷,分地理、建置、秩祀、赋役、学校、职官、选举、人物、列女、杂志十类。此志立纲分目略同乾隆志。艺文首载邑人著述,其次有关一县掌故诗文,其例甚当,但不独备一纲,附学校志,也非通例,然引用各书俱注明出处,增补旧志,均载旧佚今补,采用范西湖《吴郡志》例。熊文澜历任陕西清县县令,莅事之余究心志乘,已十余年,故能综合诸书,补旧增新,辑成此志。

猜你喜欢

  • 鹤归来

    清瞿颉撰。瞿颉,生卒年不详。此剧根据《明史·瞿式耜传》与瞿昌文《粤行纪事》编写。作者为瞿式耜后裔。主要写南明瞿式耜驻守桂林,力抗清兵,终战败。清靖南王孔有德想诱降瞿式耜,遭到瞿式耜的拒绝。孔有德便将瞿

  • 古文汇编

    二百三十六卷。明陈仁锡编。生平见《古文奇赏》条。此编以经、史、子、集分部。但所配多不恰当。如《水经》属地理,当列于史。《太元》当列于子部。乃因其以经为名,遂列于经部。而《左氏春秋传》反列诸史。又芟削《

  • 庐阳三贤集

    三种,十九卷。清张祥云编。张祥云,温陵(今福建温州)人。丛书为其官庐州知府时所刻,收宋包拯《包孝肃奏议》十卷、元余阙《青阳山房集》五卷、明周玺《垂光集》一卷等三种,三人均为庐州名士。每种著作之前,附《

  • 临湘县志

    十三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恩荣等修,朱俊彦等纂。恩荣,长白人,曾任临湘县知县。朱俊彦,湘潭人,教谕。临湘,后唐始设县,邑志则创修于明万历年间。清康熙年间曾重修县志。此志则续康熙志,为第三次纂修。《临湘

  • 义府

    二卷。清黄生撰。黄生(1622-?)字扶孟,号白山,歙县(今安徽歙县)人。明诸生,入清不仕。对文字训诂深有研究,谙熟以声音通训诂之道,颇多创见。所著书皆奉诏销毁于乾隆年间,仅《字诂》一卷、《义府》二卷

  • 春秋阐旨

    二卷。清蔡遴元撰。遴元,浯溪(今湖南祁阳)人。该书是作者研究《春秋》之作,主要阐发《春秋》中的“微言大义”及孔子“笔削之旨”。有清乾隆辛亥(1791)刊本。

  • 宁海将军固山贝子功绩录

    一卷。清人撰,作者不详。康熙十三年(1674),耿精忠据福建反,康熙帝任命惠献贝子富喇塔为宁海将军,同奉命大将军康亲王杰书统兵讨之。次年八月,官军破耿军于台州(今属浙江),耿军遁还温州(今属浙江)。本

  • 抱润轩文集

    二十二卷。清马其昶(1855-1930)撰。马其昶,字通伯,晚号抱润翁,安徽桐城人。光绪间曾任学部主事,后任京师大学堂教习。辛亥革命后,参与纂修《清史稿》。其文与桐城派许多著名作家皆有渊源,却能卓然自

  • 簠斋金石文考释

    一卷。清陈介祺撰。陈介祺(1813-1884),字寿卿,号伯潜。山东潍县(今潍坊市)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进士。官翰林院编修。陈氏治金石之学,深受阮元影响。他广为收集,精于鉴别,注重铭刻文字,是

  • 洛阳缙绅旧闻记

    五卷。宋张齐贤(943-1014)撰。张齐贤字师亮,曹州(今属山东)人,徙居洛阳。太平兴国二年进士及第,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司空致仕,卒谥文定。此书乃作者于景德乙己年间以兵部尚书知青州时所作。据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