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柏堂集前编

柏堂集前编

十四卷。《次编》十三卷。《续编》二十二卷。《后编》二十二卷。《余编》八卷。《补存》三卷。《外编》十二卷。清方宗诚(1818-1888)撰。方宗诚,字存之,号柏堂,学者称“柏堂先生”,安徽桐城人。性颖敏,虚心好学,擅长古体散文写作,识道理,有卓识。任枣强知县时,认真查办案件,教民以礼。著有《柏堂遗书》等二十余种。是书所论修身治世之理,论理精湛。《前编》文十三卷,附试论一卷,辑录其自道光十八年(1838)至咸丰三年(1853)所作之文九十四篇;《次编》文十三卷,辑录自咸丰三年(1853)至八年(1858)所作之文七十七篇,附诗四十五首;《续编》文二十卷,附拟疏、拟教令二卷,辑录作者于咸丰九年(1859)至同治八年(1869)客游燕、齐、豫、鄂、皖、鲁、吴、越时所作之文二百二十二篇。《前编》、《次编》均为光绪六年(1880)刻本,《续编》为光绪七年(1881)刻本。《后编》文八十一卷,附诗、议状四卷,辑录作者同治八年(1869)冬,奉檄至直隶及官枣强后所作之文一百八十六篇、诗四首,亦为光绪七年(1881)刻本。《余编》八卷,为方宗诚归田后所作。因《柏堂集》久已刊行,故为《余编》,八卷皆文,共七十八篇;《补存》三卷、共二十篇;《外编》十二卷,皆自道光十九年(1839),经咸丰同治,至光绪十年(1884)告归寓安庆之书札稿。现有清光绪年间刊本存世。

猜你喜欢

  • 故宫普通书目

    六卷。清江瀚编。此为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除善本、观海堂、方志、满文各库之外,存于四库及丛书五库的普通书籍的简目,其依四部编排,著录书名、卷数、撰者、版本、册数,有重复的殿本而存入普通书库者亦收入。有民国二

  • 郭中丞行述

    一卷。清郭襄之等撰。襄之,山东潍县(今潍坊)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举人,官任平朔府知府。此书所述为其父郭梦星(?-1854)生平。梦星字文与,道光三年(1823年)进士,由知县升至山西布政使,

  • 集古录跋尾

    即《集古录》。

  • 增节音注资治通鉴

    一百二十卷。宋陆唐老编。唐老,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淳熙中进士第一,故此书亦称《陆状元通鉴》。书中内容皆于《资治通鉴》内抄其可备科举策论之用者,间有音注。然浅陋颇甚,亦寥寥不详。首有总例言其大旨,学者

  • 周易绎传

    四卷。清汪景望著。汪景望字企山,宜兴人。嘉庆九年(1804)举人,曾官太平教谕,工草书,治经深于易。此书据《宜荆县志》原为九卷,今只有上下经,而无系辞以下各篇。其阐释卦象主要以十翼为归依,有如下四法。

  • 河汾燕间录

    一名燕间录。二卷。明陆深(详见《南巡日录》条)撰。此书为陆深随笔札记之文,共二卷,杂论史事得失,经典异同,也涉及一些当代故实。如:“我朝准周礼建官,以吏、户、礼、兵、刑、工为次第,在庭立班亦然。宋制虽

  • 汉律辑证

    六卷。清杜贵墀撰。杜贵墀,湖南巴陵县人。曾任湖南书院主讲。是书为撰者对《汉律》所作辑证一百多条,卷一自夷三族要斩诸刑至赦,卷二自算赋至皮帑,卷三自主守盗受赇至诬告诋欺,卷四自试学童为史至内臣外交,卷五

  • 狮山掌录

    二十八卷。明吴之俊(生卒年不详)撰。吴之俊字彦章,号芝房。万历四十一年进士。官武强县知县。本书纂辑故实,每卷标目,都喜为新异。全书分二十六类。即甄元、控舆、挈壶、采真、测符、提灵、综掖、纬阀、襄奁、延

  • 书义群英

    二卷。明张泰编辑。张泰字叔亨,顺德(今属广东省)人,成化年间进士。自宋神宗以后,朝廷以经义取士,元代因袭这种制度,宋、元两代攻科举者,皆以经义为主。张泰所编之《书义群英》,即为编辑时人所作之《书》义,

  • 少子

    一卷。南齐张融(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张融,字思光,吴郡(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官至司徒右长史。据《南齐书·张融传》记载,张融玄义无师法,而神解过人,白黑谈论,鲜能抗据。张融有文集数十卷行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