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梁氏三礼图

梁氏三礼图

一卷。梁正(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撰,清马国翰辑。考《崇文总目》载《三礼图》九卷,梁正撰。《玉海》载张昭等议曰:“《四部书目》有《三礼图》十三卷,是隋开皇中敕礼官修撰。其图第一题梁氏,第十后题郑氏,又称不知梁氏、郑氏名位所出。今书府有《三礼图》,亦题梁郑,后有梁氏者集前代图记,更加评议,题曰:‘陈留阮士信受礼学于颖川綦母君,取其说为图三卷,多不按礼文,而引汉事。’其阮士信,即谌也,如梁正言,可知谌之纰缪。”据此,则梁氏之书似为修定阮氏而作,惟梁氏为何时人,亦无明说。王谟《汉魏书钞》阮谌《三礼图》序录云:“隋唐志所载《三礼图》,只郑康成、阮谌、夏侯朗、张镒四家,而聂崇义博采旧图,乃有六本。四家之外,有二梁氏,其一梁氏,在郑氏前,张昭所谓不知名位者也;其一梁氏,名正,隋唐间人,张昭所谓后有梁氏者也。”案王谟谓梁氏有二,正确;然定梁正为隋唐间人,不知何据。今其书已佚,惟聂崇义《三礼图》引之,马国翰据以辑录,凡得十七节定为一卷。观聂氏所引,往往与阮谌同称,则梁图固因阮图而修之,虽正讹纠谬,或后出者胜,然大体相差不多,马国翰谓是一家之学,亦非无因,是书有玉函山房辑本。

猜你喜欢

  • 席上辅谈

    见《席上腐谈》。

  • 复斋钟鼎款识

    一卷。宋王厚之撰。王厚之(1131-1162),字顺伯,浙江诸暨人。宋乾道三年(1167)进士。历官浙西通判,改江东提刑,直显谟阁致仕。书中著录五十九器。内有青笺者十五器,为毕良史所收。钟七、鼎二十一

  • 外科证治全生集

    不分卷。清王维德(1669-1749)撰。王维德字洪绪,别号林屋山人、林屋散人、定定子。吴县(今属江苏苏州)人。世代医家,曾祖王若谷,曾广集有效之病科方剂汇集成册,作为传家之宝。王氏资质聪颖,幼承家学

  • 说文新附通正

    四卷。近代邵灉祥(其生平未详)撰。灉祥为广东电白人。是编专考《说文》中的新附诸字。据钮树玉《说文新附考》《续考》、钱大昭《说文新补新附考证》、毛际盛《说文新附通谊》、郑珍《说文新附考》,参以惠栋《读说

  • 礼记厘编

    十卷。潘相(?-1790)撰。相字润章,号经峰,安乡(今湖南)人,清代经学家。相有《吾学编》等书,已著录。《礼心厘编》书首有陆耀《序》云:“古之读书也难,今之读书也易。难故数千年,而仅有郑康成、孔颖达

  • 尚书大传补注

    七卷。清王闿运撰。卷首有王闿运自序。在“自序”中,王闿运说:“《尚书大传》旧为四十一篇,见录于《汉书·艺文志》,郑君注之,乃次为八十三篇。至宋史志著录在官,卢见曾言元时犹存,至明而亡。孙之騄抄撮为四卷

  • 古奇器录

    一卷。明陆深(详见《南巡日录》)撰。《古奇器录》,杂录古人各种奇器名目,并分别标明奇器的各自出处。书后附有江东藏书目录,第一为经、第二为理学、第三为史、第四为古书、第五为诸子、第六为文集、第七为诗集、

  • 望社姓氏考

    一卷。清李元庚(生卒年未详)撰。元庚字辛樵,山阳(今江苏淮安)人。明朝末年,东林党人除在江南立复社外,在江北的淮安还有规模较小的望社。咸丰年间,元庚检阅范眉生《诗苑天声集》,书中列望社姓氏三十八人,其

  • 经义说略

    一卷。清刘宝树(1777-1839)撰。宝树字幼度,号鹤汀,江苏宝应(今宝应县)人。嘉庆十二年举人,历官赣榆训导,五河教谕,国子监典籍等职。刘履恂之子,刘宝楠之兄。宝树濡染家学,精研经训。一生虽好读书

  • 杜诗阐

    三十三卷。清卢元昌撰。卢生卒年及事迹详见《左传分国纂略》。是书成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前有自序,称杜诗有因注而显者,有因注反晦者。一晦于训诂之太杂。一晦于讲解之太凿。一晦于援引之太繁。反是者,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