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欣赏编

欣赏编

无卷数。不著撰人姓氏。在书首徐中行序中称此书为沈润卿撰。经后人佐以《千顷堂书目》考之,乃知为明沈津撰。沈津,字润卿,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武宗正德年间选入太医院。著有《邓尉山志》、《吏隐录》等。沈津又于正德六年(1511)汇辑《集古录》一卷,《汉晋印章图谱》一卷等,《茶具图赞》一卷,《砚谱》一卷,《古局象棋图》一卷,《谱双》五卷,《打马图》一卷等,而成此书。计收书十种,十四卷,以天干十字为序,分十集。《四库》馆臣所用浙江巡抚采进本是茅一相重订之残本,故云无卷数,实止八册。沈津所辑原书,书首有其族叔沈杰为之作的序。序中称:“吾宗侄津,嗜古勤学,尝得诸家图籍若干卷,汇而名之曰《欣赏编》。……是编首之以《古玉图》,崇其德也。次之以《印章谱》,达其用也。次之以《文房图赞》、《茶具图赞》,又次之以《砚谱》、《燕几图》,皆语成器而动者也。……”所收唐、宋、元、明人的文房、博戏、音乐、导引等方面的著作,虽多出自陶宗仪《说郛》,而移易其名,但均为有关当时人的文化生活的记载,可供研究艺术史参考。鉴于各书对此书所收之书记载不一,种数也有争议,现据王重民先生《中国善本书提要》所载,将此书所收之十种书附列于下:《集古考图》一卷,元朱德润撰;《汉晋印章图谱》一卷,原题“临川王厚之顺伯、考古村李宗召迂叟编;《文房图赞》一卷,宋林洪撰;《续文房图赞》一卷,宋罗先登撰;《茶具图赞》一卷;《砚谱》一卷,宋高孙撰;《燕几图》一卷,宋黄长睿撰;《古局象棋图》一卷;《谱双》五卷,宋洪遵撰;《打马图》一卷,宋李清照撰。有明正德沈津辑刊本。后又有明茅一相《重订欣赏编》,收书五十三种。

猜你喜欢

  • 典引辑要

    十八卷。清丁昌遂(生卒年不详)撰。丁昌遂字秀崖。此书成于康熙四十九年。其内容为广泛采录旧有的文章,櫽括文章的大略而分类编次。书的凡例谓制艺一道,固发自性灵,间亦取证于古典。

  • 汜胜之遗书

    ①一卷。汉汜胜之(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马国翰从《齐民要术》、《文选注》、《艺文类聚》、《太平御览》中辑录引文,缀而成书。有《玉函山房辑佚书》本。②一卷。清宋葆淳(生卒年不详)撰。宋葆淳,字帅初

  • 翼城县志

    ①二十八卷。清李居颐纂修。李居颐字养吉,号金鋐,云南河阳县人。出身举人,雍正十三年(1735)任翼城县知县。尝葺文庙,建奎阁,通泮池。勤民敏识,留意学校。按翼城之名,起于隋开皇初年,唐改为浍州,宋后更

  • 兰叶笔存

    无卷数。明释以本(生卒年不详)撰。释以本,字以轩,别号亦已,又号师岳叟,苏州(今江苏苏州市)人。其生平事迹不详。据书中所载天启四年董其昌所记玉玺事,则可推断释以本当在董其昌之后。书中又称:先生每书竟,

  • 成都县志

    六卷首一卷。清王泰云修,衷以埙纂。王泰云,字春谷,安徽南陵人,嘉庆十六年(1811)任成都县知县。衷以埙,字声元,号雅堂,南昌人,乾隆进士,曾任四川乐山、巴县知县,著有《留耕堂文稿、《诗稿》。《成都县

  • 记过斋藏书

    七种,三十九卷。清苏源生(详见《大学臆说》)撰辑。是书分两部分,前部分为自撰辑书,包括《记过斋赠言》一卷附《言行略》一卷《崇祀乡贤录》一卷、《记过斋文稿》二卷、《贞寿堂赠言》一卷(辑)、《师友札记》四

  • 陈景晨遗书

    三种,八卷。清陈经撰。陈经字荆溪,宜兴(今属江苏省)人。生卒年不详。性好读书,家贫无书,多向人借阅;屡试不第,遂日事著述,授徒于梵觉庵,以布衣终。撰有《续太平广记》四十卷,仅有稿本。丛书所收三种:《墨

  • 碧鸡漫志

    一卷。宋王灼(约1162前后在世)撰。王灼,字晦,号颐堂,又号小溪。遂宁(今属四川)人,生卒年不详。此书详细叙述了曲调之源流。全书共分三十五条,前七条为总论,叙述自古初到唐、宋声歌递变之由;次二十八条

  • 证治要诀

    十二卷。明戴原礼(详见《推求师意》)撰。此书以“要诀”为名,义在简明,约成书于正统六年(1441),又名《秘传证治要诀》。全书分十二门,分别为:诸中、诸伤、诸气、诸血、诸痛、诸嗽、寒热、大小腑、虚损、

  • 密勿稿

    三卷,毛纪撰。毛纪(1463-1545),明山东掖县人,字维之,号峰逸叟。成化丁未(1487)年进士。正德(1506-1521)中以吏部左侍郎迁礼部尚书,寻兼东阁大学士,入预机务。嘉靖(152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