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汉溪书法通解

汉溪书法通解

八卷。清戈守智撰。戈守智字达夫,平湖(今地址不详)人。此书成于乾隆十五年(1750)。书中全六卷分述六门,卷一为述古两篇,前篇为戈守智自撰,叙古来书法源流。后篇题为“名人论书”,实则杂取前人论书之语。卷二为执笔两篇,一为图,一为论。卷三卷四为运笔,录永字八法详说及变化。卷五为结字,录欧阳率更三十六法。卷六为诀法,录梁武帝《观钟繇书法十二意》、智果《心成颂》、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与《古今传授笔法十诀》、张怀瓘《用笔十法》,陈绎曾《为学纲目》、董内直《七诀》中七篇。卷七卷八为谱序,录王羲之《笔势论》、虞世南《笔髓论》、孙过庭《书谱》、姜夔《续书谱》等四篇。书中所录很多,又时加注释,但其中有伪书。此书《四库全书总目》收为存目。

猜你喜欢

  • 明名臣琬炎录

    二十四卷,续录二十二卷。徐紘(生卒不详)撰。徐纮,字朝文,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县)人。明弘治年间进士,官至云南按察司副史。《明名臣琬炎录》系仿宋杜大圭《名臣碑传琬琰集》而作,以记载明洪武到弘治九朝诸臣事

  • 尚书顾氏疏

    一卷。隋顾彪撰,清马国翰辑。《隋书·经籍志》有《今文尚书音》一卷,秘书学士顾彪撰,《尚书疏》二十卷,顾彪撰。《旧唐书·经籍志》则作《尚书文外义》三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又作《尚书古文音义》五卷,《尚

  • 黑蝶斋诗钞

    四卷。清沈岸登(?-1702)撰。岸登,字覃九,号南淳,又号惰耕村叟。浙江嘉兴。(一作平湖)人。工诗词,善书画,时人称为“三绝”。本集是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岸登殁后,由其侄沈黼熊编辑而成,只收诗

  • 续仙传

    三卷。南唐沈汾(生卒年不详)撰。沈汾,汾或作玢,南唐时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称“唐溧水令沈汾或作玢”,吴淑《江淮异人录》载称“沈汾侍御”。《四库提要》称“所谓唐者,南唐也。”近人陈国符《道藏源流考

  • 说文说

    一卷。清孙经世(1783-1832)撰。经世字济侯,号惕斋,惠安(今属福建)人。深研经义,精通小学,著作尚有《尔雅音疏》、《经典释文辨证》、《韵学溯源》、《诗韵订》、《说文会通》、《经传释词续编》等。

  • 学古斋四体书刻

    四卷。清钱泳(生平见《朴园藏帖》)自书刻石。按其自作题跋所说,今世所谓四体书,是篆隶真草,篆有周秦之异,隶有汉魏之别,真分南北,草盛二王,其间授受渊源,各相沿习。惟有金石遗文可以证之。因仿书一二,以课

  • 孤竹宾谈

    四卷。明陈德文(生卒年不详)撰。陈德文,号石阳山人,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明嘉靖中以顺天府尹行部永平,馆于夷齐庙,公事之余,随笔纪载,因为永平为古孤竹国,所以书名便为《孤竹宾谈》。书中论断,多为僻

  • 逸周书

    十卷。《隋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中记载此书于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得于魏安釐王冢中,故旧本称为《汲冢周书》但《晋书·武帝纪》及《荀勗传》、《束晳传》中载汲郡人所得竹书七十五篇具有篇名,并没

  • 说文徐氏新补新附考证

    一卷。清钱大昭撰。参见《说文统释序》。此编为《说文统释》六十卷中的一卷,对大徐新补、新附字一一加以考证。如谓古文“诏”为绍”;《说文》本有“志”字,或写书者误脱;言部‘’从‘魋’得声,则‘魋’字不可少

  • 泰泉集

    十卷。明黄佐(1490-1566)撰。黄佐,字才伯,号泰泉,香山(今广东省中山市)人。正德十六年(1521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佐学以程、朱为宗,惟理气之说,独持一论。学者称“泰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