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汉石经残字证异

汉石经残字证异

一卷(家刻本)。清孔广牧撰。广牧字笠塘,山东曲阜(今山东曲阜)人。此书卷首有仪征刘寿曾序。刘序认为,汉熹平石经,其文字与经典文字密切相关。就残字稍完备者而言,《尚书》则是东晋古文未出以前之本。《诗经》则是齐、鲁、韩三家并存,而以鲁诗为主。《公羊传》则兼有严、颜的异同,《论语》则为皇、邢未作疏以前之本。其单文只字每异於六朝晋唐诸本,可以由隶变上推篆籀,下正俗别。音训句读,多赖以存。有表微扶佚的作用。石经之学,没有比研究熹平石经更早的了。此书即取熹平石经,对于与他本不同之字,逐条列举,疏通证明。凡师授之殊,古今文之别,通假之歧,转写之讹等等,都能精审别白,衷於一是。例如《盘庚》的“予”,枚本“”作“丕”。今用江声《尚书集注音疏》说,当从石经作“不克”。黄氏易所得宋拓本正作“予”,黄丕烈校旧抄本《隶释》作“”皆不足据。按今文“丕”作“不”,与《大诰》“尔丕克远省”,而王莽用今文“丕”作“不”,是同样道理。古“丕”“不”同字。但此处从今文作“不”于义为长。又“白女罔台民”,枚本作“曰无戏怠”。今谓“台”即“怠”之省。《说文》“怠”字从心台声,所以可借“台”为“怠”。这是很确当的。又引刘恭冕说,“民”疑为“昬”之省。“台民”即“怠昬”。枚本作“戏怠”,文异义同。是则失之罔怠。民者,段玉裁《撰异》云,言群臣当勤以率下。汉曹翔《敬隐皇后颂》,《盘庚》俭而弗怠,即用此经文。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云:“《方言》:‘怠,失也。宋鲁之间曰台’言汝毋失民。”二说并通,不必破民为昬。

猜你喜欢

  • 溪蛮丛笑

    一卷。宋朱辅撰,朱辅字季公,南宋未桐乡(在今安徽桐城县北)人,朱翌子。其生卒直、仕履均不详。溪蛮即武陵五溪蛮,有雄溪、沅溪、酋溪、溪、辰溪、皆为蛮夷居新,清代其地属湖南辰州(今湖南沅陵)境。朱辅尝为官

  • 因园集

    十三卷。清赵执信(1662-1744)撰。赵执信字伸符,号秋谷,晚号饴山老人,山东益都人。康熙十八年(1679)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颇为朱彝尊等所引重,官至右春坊右赞善。赵执信少颖慧,

  • 说文五翼

    八卷。清王煦(1758-?)撰。王煦字汾泉,号空桐,上虞(今属浙江)人。乾隆间举人,官通渭知县,后主讲朗江书院。勤于经学,精研文字训诂,著作尚有《小尔雅义疏》、《国语释文》、《文选七笺》等。此书意在订

  • 心学宗

    四卷。明方学渐(1532-1615)撰。方学渐字达卿,号本庵,桐城(今属安徽)人。以其子大镇贵,赠大理寺少卿。一生潜心学问,博古通今,经史百家无不涉猎,晚年专攻儒学,讲学为业。著有《桐彝》、《迩训》、

  • 伤寒六经定法

    一卷。清舒诏(生卒年不详)撰。舒诏字驰远,进贤(今属江西)人。为喻昌的再传弟子。舒氏对仲景《伤寒论》颇有研究。著有《舒氏伤寒集注》等书。此书首列六经见证,且各有正治之法。又选择同为一证,见于不同医籍,

  • 许印林遗著

    一卷。清许瀚(生卒年不详)撰。许翰字印林,又字澜沧,山东日照人。道光举人,官峄县教谕。深于训诂,好金石文字,袭自珍称之为“北方学者第一”。其撰述甚多,但刊行者殊少。其考释款识之作,仅录于吴氏《捃古录》

  • 唐类函

    二百卷。明俞安期(生卒年不详)撰。俞安期字羡长,初名策,字公临,吴江(今江苏苏州)人。魁颜长身,才气蜂涌,但竟以布衣终。著有《翏翏集》四十卷。《诗隽类函》、《类苑琼英》、《启隽类函》。唐朝所著类书大小

  • 选学拾沈

    二卷。清李详(1859-1931)撰。李详,字审言,又字愧生。江苏兴化人。辛亥革命前撰文鼓吹民族主义思想,曾任江楚编译官书局帮总纂、安庆存古学堂教习。辛亥革命后在沪与冯煦光纂《江苏通志》。1923年任

  • 诸葛子

    一卷。三国时吴诸葛恪(203-253)撰。恪字元逊,琅玡阳都(今山东沂水县南)人。曾官至太子太傅。《隋书·经籍志》杂家类载:“梁有《诸葛子》五卷,诸葛恪撰”。新、旧《唐书》均未著录该书,说明此书佚失已

  • 通历

    又名《通纪》 十五卷(缺前三卷),唐马总撰,孙光宪续。马总(?-823),字会元,扶风(今属陕西省)人。唐德宗贞元十三年(797)以后,为义成节度使姚南仲从事。十六年,监军薛盈珍谮之,贬为泉州别驾,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