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沁源县续志

沁源县续志

四卷。清董余三纂修。董余三字砚塘,河北丰润县人,出身进士,光绪六年(1880)任沁源县知县。董余三掌沁源后,见乾隆五十二年知县韩瑛修志,又已一百五十余年未修,其间人物之增、事迹之变,均有不能不续之势,惟其体例,全本旧志,且仅事增续,不作重辑。董余三在其序中曰:“其山川、形胜、分野、疆域,依依从旧,至于目录之分,门类之别,略有增减,务期简而不略,约而能赅。”于光绪七年(1881)遂成此志。《沁源县续志》光绪七年刻本。此志虽四卷,而篇帙甚富。凡雍正八年以后事物,尚能分述无遗,简而不略,约而能赅,卷帙不多但能贯串为一体,又无遗漏。

猜你喜欢

  • 传砚斋丛书

    十种,二十六卷。清吴丙湘(详见《蛰园丛书》)编。丛书收江都著名学者焦循、徐石麒两家著作共十种。焦循为清代儒学大师,著述极多,遗稿多未刊刻,丛书收其《邗记》六卷、《红薇翠竹词》一卷、《仲轩词》一卷、《理

  • 秘传眼科龙木集

    见《眼科龙木论》。

  • 孙毅庵奏议

    二卷。孙懋撰。孙懋,明慈溪(今属浙江)人。字德天,号毅庵。正德辛未(1511)进士,历南吏科给事中,敢于言事,出为广东参议,迁副使,有锦衣官校侦事广东,懋疑其伪,执之,谪藤县(今属广西)典史,以后迁广

  • 沈下贤文集

    十二卷。唐沈亚之(781-832)撰。沈亚之,字下贤,吴兴(浙江湖州)人,元和十年(815)举进士,文学家,官至福建团练副使、历殿中侍御史、内供奉、栎阳令,登直言极谏科,参与平定李同捷判乱。乱平后遭嫉

  • 春秋公羊传历谱

    十一卷。清包慎言撰。包慎言字孟开,泾县(今属安徽省)人。《春秋公羊传历谱》以公羊家言为依据,对春秋二百四十二年的历法进行了编排。该书收入《皇清经解续编》中。

  • 开国精忠军师干王洪宝制

    一卷。清洪仁玕(1821-1864)撰。仁玕字益谦。花县(今属广东)人,洪秀全族弟,太平天国领导人。著有《资政新篇》、《开国精忠军师干王洪宝制》、《钦定军次实录》诸书。该书为仁玕宝制第一集,内载有《开

  • 丛书集成初编

    三千一百十一种。商务印书馆辑。丛书是汇辑各种单行本著作成一编并冠以总名的一类书。传统的提法认为中国的丛书创始于南宋,俞鼎孙、俞经《儒学警悟》为最早的一部丛书,收书六种四十一卷。而稍后的左圭《百川学海》

  • 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

    不分卷。清刘文淇(详见《左传旧疏考正》)撰,子毓崧(1818-1867)、孙寿曾(1838-1882)续撰。文淇祖孙三代都是著名经学家。毓崧字伯山,一字松崖,道光二十年(1840)优贡生。传父《左传》

  • 嘉荫簠藏器目

    一卷。清刘喜海藏。刘喜海,详见《长安获古编》条。据诸城王氏金石丛书提要中说,其家藏有各家金文目四卷,乃福山王文敏手编。书中著录钟四件、鼎十六件、彝八件、敦四件、盘二件、盉四件、鬲四件、簠一件、簋两件、

  • 经义知新记

    一卷。清汪中(1744一1794)撰。汪中字容甫,江苏江都(今扬州市)人,经学家、史学家、文学家,诸生。七岁而孤,家贫不能上学,母亲邹氏授以小学、四子书。稍长,入书店当学徒,因此遍读经史百家,于是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