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河北采风录

河北采风录

四卷,清王凤生撰。王凤生,号竹屿,安徽婺源漳溪人。王凤生诰授中宪大夫,历任河南河北兵备道,前归德府知府等。道光五年(1825)署嘉兴府同知,奉特旨调往河南监催要工。王凤生初任,即访州县,令各州县将其河道、水利并本县地理概况、风俗、古迹及人物一并简明上报,汇成此书。清光绪六年(1826)河朔官舍刻印,共四卷。第一卷河北道全图及黄、淮两水图,第二卷彰德府及其属县,第三卷怀庆府及其属县,第四卷卫辉府及属县。全书以图与文两部分组成,除河北三郡舆图、黄淮两水及南运河总图、沁水河渠全图、丹水河渠全图以外,各府、州、县均先图后文载述。图共三十三幅,除河北三郡舆图一幅外,皆为水道图。文一般为:地理位置、四至八到、面积、境内河道、本境地形地质,物产(尤重特产)、风俗、治安情况、保镇、徭役、保甲,最后为本地沿革、名称来历、名山大川、古迹、人物共十六项。各项记述简明扼要,无浮词。此志十分重视经济情况的搜集,故资料颇多珍贵。如关于生产,内黄县载:“本县东西两乡沙土多种棉花,收成不为不盛,可以织布,而布价反贵于不产棉花州县。山西客商多来此置局收贩,则本境之不务纺织可知也。应请于保甲章程内查产棉村庄,令置造纺车机杼,责成甲长经理,使习纺织。”同时,河南省志书从清乾隆后陷入低谷,至光绪末年始又有一个修志小高潮。在这期间,志书甚少。而《河北采风录》恰恰反映了这一时期三府二十五县的情况,覆盖面之广,更为难得。

猜你喜欢

  • 清秘藏

    二卷。明张应文(生卒年不详)撰,其子张谦德润色之。张应文,字茂实,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县)人。号彝甫,又号被褐先生,明万历监生。因科场失意,乃转志于书画、菊兰。张应文博综古今,与王世贞相善,后自家乡徙居

  • 丧服释疑

    一卷。晋刘智撰,清马国翰辑。智生卒年不详,字子房,平原高唐(今山东省禹城西南)人。官至太常,谥为“成”。其事迹载入《晋书》本传。智是太尉实弟,贞素有兄风,少贫,每斫港柴以资自习,竟成名儒,著《丧服释疑

  • 武昌县志

    ①八卷,清熊登修,孟振祖纂。熊登,字仲升,号定涛,江西南昌人,贡生,官武昌知县。武昌附近省治,民俗物产,甲于他邑,而宋、元以前图志,已不可考。明永乐以后,张琦、李荣等先后纂述,代有作者,但或沿革于习闻

  • 金瓶梅传奇

    二卷。清郑小白(约1661年前后在世)撰,原书不著作者姓名。王国维《曲录》五录郑小白《金瓶梅》一本,其注说:“小白佚其名,江都人。”即此传奇的作者。本书取材于明人长篇小说《水浒传》和《金瓶梅》,保留了

  • 南陵县志

    四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余谊密修,徐乃昌纂。余谊密,民国二年(1913)知南陵县事。徐乃昌,字积余,邑人,著有《安徽通志稿金石古物考》、《南陵建置沿革表》等。南陵,汉春谷县地。宋淳熙间,有《春谷

  • 大江东去

    用东坡先生韵秋光一片,问苍苍桂影,其中何物?一叶扁舟波万顷,四顾粘天无壁,叩枻长歌,嫦娥欲下,万里挥冰雪。京尘千丈,可能容此人杰? 回首赤壁矶边,骑鲸人去,几度山花发。澹澹长空今古梦,只有归鸿明灭,我

  • 懿安后事略

    见《懿安事略》。

  • 诸儒学案

    八卷。明刘元卿(1544-1609)撰。刘元卿字调父,初号旋字,改号泸潇,安福(今属江西)人。隆庆举人。会试对策,极陈时弊,主考官不敢录取。归师同邑刘阳,遂绝意科名。后召为国子博士,擢礼部主事。未几,

  • 佩文韵溯原

    五卷。清刘家镇撰,其子齐昂校。家镇字奂为,福州人。其自序略云:诗家以押韵奇险相尚,于《广韵》《集韵》等书挈音韵之总要者,往往置而不观。我圣祖仁皇帝御定《音韵阐微》,集韵学之大成,洋洋盛典,但其书罕传,

  • 张康侯诗草

    十一卷。清张晋(约1666年前后在世)撰。张晋,字康侯,狄道(今甘肃临洮)人。生卒年均不详。顺治九年(1652)进士。任丹徒县知县。著有《张康侯诗草》。是集凡十一卷。其中第一卷为《黍谷吟》,第二卷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