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洞庭湖志

洞庭湖志

①十四卷。清陶澍修,万年淳撰。陶澍,详见《江苏水利全书》。万年淳,字弹峰,华容举人,博学多文。嘉庆二十年(1815),陶澎在都宫侍御时,有前长沙郡守沈廷瑛举叶世基所辑《洞庭湖志》稿,乞为划定。因巡城无暇,转付万年淳,嘱代笔削。嗣越十年始得撰竣。正伪补缺,倍于前书。其时陶澍已抚皖,而万年淳亦铨六安州丞,适为属吏。喜其功竟,亟筹金而梓之。洞庭旧无志,此书为首创矣。《洞庭湖志》道光五年(1825)刻本,共十四卷。分为十七门。依次为,舆图、皇言、星野、湖山、水道、洲港、堤垸、税课、兵防、风俗、物产、古迹、祠庙、游览、事纪、捃摭、艺文。其首列之三府一州八县四大北入湖全图,十分精细。源流分合,一览尽知。其他湖山洲港堤堰之形势方位,亦钜细毕陈。综观全书,文字清新,考证详明,搜采丰富,诚为可读之书。② 十四卷。清万年淳撰。万年淳,字弹峰,湖南华客人。乾隆五十七年(1792),官安徽六安直隶州州同。洞庭湖,界连三府一州八县,周围八百余里。旧有志。然多失漏谬误。万氏故又撰此书。《洞庭湖志》道光八年(1828)刻本,共十四卷。分为十七门。首舆图,次皇言,次星野,次湖山,次水道,次洲港,次堤垸,次税课,次兵防,次风俗,次物产,次古迹,次祠庙,次游览,次事纪,次捃摭,次艺文。旧志洞庭湖者,多铺张胜景,详记骚人墨客游览吟咏之事。兹篇则不同,认为洞庭地处滇黔楚蜀之咽喉,水利资长岳澧常之蓄浚,因而于山川、水道、堤垸、兵防、税课诸门,广为搜采,不厌其详,力求有益于实用。其拳拳之心,诚为可嘉。然其于议论中,力主洞庭即禹贡九江,似欠妥。古经文先谓江汉朝宗于海,后乃言九江孔殷,则九江自在江汉合流之下游,其非洞庭,灼然明也。

猜你喜欢

  • 黄帝内经素问注

    二十四卷。明吴昆(1551-1620)撰。吴昆,字山甫,号鹤皋,歙县(今属安徽)人。15岁行医,奋发苦读,精研医典,良有收获。又到江浙等地求师,并在宣城一带行医,声名素著。结合自己行医经验,参照研读医

  • 证治要诀

    十二卷。明戴原礼(详见《推求师意》)撰。此书以“要诀”为名,义在简明,约成书于正统六年(1441),又名《秘传证治要诀》。全书分十二门,分别为:诸中、诸伤、诸气、诸血、诸痛、诸嗽、寒热、大小腑、虚损、

  • 江岷狱中文集

    四卷。明江以东(约1582年前后在世)撰。江以东,字贞伯,安徽全椒人。生卒年不详。隆庆二年(1568年)进士。官至江西提学副使。著有《江岷狱文集》。是集为其门人谢廷谅、谢廷赞、舒曰敬、晏文辉同编。凡四

  • 陶渊明年谱

    一卷。梁启超撰。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自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曾与康有为等人倡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晚年摒弃政治生涯,专事著述讲学,著有《饮冰室全集》、《清代学术概论》、

  • 汉官答问

    一卷。清陈树镛撰。陈树镛,广东番禺县人,是道光时的大学问家陈澧的高足弟子。他以班固的《汉书》为底本,旁采群籍,将史料编排整理,对某些问题进行了翔实的讨论,最后写成本书。书中对汉代官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叙

  • 盾头草

    一卷。《蓬转草》一卷。《符水公余草》一卷。清王绩康撰,王绩康字晋侯,贞丰(今贵州贞丰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人。生卒年不详。《盾头草》集中诗作多反映咸丰四、五、六年中的世变,是作者处在军事生活中的短篇偶作,

  • 陶庐杂咏

    见《陶庐杂录》。

  • 小学钩沉

    十九卷。清任大椿(1738-1789)辑。王念孙(1749-1832)校正。大椿字幼植,号芝田,江苏兴化人。乾隆进士,授礼部主事,任《四库全书》纂修官。念孙字怀祖,号石臞,江苏高邮人。乾隆进士,改翰林

  • 杨氏五家文钞

    十二卷。清杨长世及其子孙合撰。此集为杨氏家族文稿合集。杨长世,字延会,江西瑞金人。生卒年不详。官兴安县训导。著有《影居文抄》一卷。长世子以睿,字维明。诸生。著有《汲亭文抄》一卷、《诗抄》二卷。长世子以

  • 效颦集

    三卷。明赵弼(约1445年前后在世)撰。赵弼,字辅之,号雪航,南平人。曾任汉阳儒学教谕。生卒年均不详,生平亦不详。弼博学多识,尤精于易。著有《效颦集》三卷和《雪航肤见》十卷,并传于世。《效颦集》系仿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