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滇考

滇考

二卷。清冯甦撰。冯甦(1628-1692),字再来,号蒿庵,浙江临海县人。他在顺治年间中进士,曾任云南永昌军民府推官,以后又被提升为广东巡抚、刑部侍郎。《滇考》就是他在任推官期间于康熙四年(1665年)撰作的。滇省(云南)向称难治,冯甦认为,为学应明于治乱之故,为宦应察于治乱之由。因此,他于康熙元年任永昌府推官时,购置了大量有关云南的残编断简,并进行了整理、排比和研究,最后汇辑为三十七篇,定名为《滇考》,分上下两卷。该书从总结数千年来滇省治理的经验教训出发,凡一切有关山川、人物和物产,皆弃而不载,而着力于“沿革之旧迹,治乱之大端”(《〈四库全书〉提要》)。该书上卷自战国时期楚庄王的后裔楚庄蹻在滇被尊为君长写起,至南宋末年段氏大理国灭亡止;下卷自元世祖平云南起,至清初李定国平定沙定洲止,“治乱之数厘然备陈,于是知滇非难治也。”(《〈滇考〉序》)乾隆年间,清廷纂修《四库全书》时,将《滇考》收入其中。冯甦一生著述和修撰之书较多,除《滇考》外,还有《粤东奏议》、《见闻随笔》、《嵩庵集》、《南中集》、《滇省志》、《台郡志》等。

猜你喜欢

  • 禹贡约义

    无卷数。清华玉淳撰。其生卒年不详。玉淳字师道,号澹园。金匮(今江苏省无锡县)人。清代学者。为诸生。曾从著名经学家顾栋高游,研读经史,究根穷源,兼长历算。著述除《禹贡约义》外,尚有《孝经通义》、《澹园诗

  • 李卫公通纂

    四卷。明王承裕(1465-1538)撰。王承裕字天宇,号平川山人,京兆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人。七岁即能诗,少著《太极动静图说》。弘治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嘉靖六年(1527)累官至南京户部尚书,帝手书“

  • 古文周易参同契注

    八卷。清袁仁林(生卒年不详)撰。袁仁林,字振千,三原(今陕西省三原县)人。明代研究《周易参同契》的学者杨慎,声称于南方掘地得石函中《古文参同契》,后有蒋一彪集诸家之说为其作《集注》。袁仁林认为《参同契

  • 陈如冈文集

    二卷。明陈大科(约1585年前后在世)撰。陈大科,字思进,号如冈,江苏省南通人。生卒不详。隆庆五年(1571年)进士。官至右都御史,兼兵部侍郎,总督两广。著有《陈如冈文集》。大科为官十数年,为人刚直鲠

  • 心学录

    四卷。明王蓂(见《东石讲学录》)撰。此书为王蓂养亲居家时,采录南宋理学家陆九渊有关心学方面的诸论述,汇辑为是编。共计有五百二十条。其中亦以自己的认识进行阐发,其大旨为主王守仁的“晚年定论”说。有天一阁

  • 芷园臆草存案

    一卷。附易氏医案一卷。明卢复(生卒年不详)辑。卢复,字不远,钱塘(今属浙江省)人。曾从高僧游,解悟释理,精通医学,认为医学亦应当以参悟入门。著述颇丰,惜多散佚。此书成于明天启三年(1623),载医案十

  • 论语马氏注

    一卷。东汉马融(79-166)撰。马融字季长,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东汉经学家,文学家。官至南郡太守。其所著主要是为经学作训解,所注的书有:《孝经》、《论语》、《毛诗》、《周易》、《三礼》、

  • 墨客挥犀

    十卷。旧题宋彭乘撰,实则后人伪托。据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考:“此书是两宋间人采辑诸书而成,故宋时传本,不题撰人姓名,知非彭乘所撰,则无自疑为赝作矣。所采诸书,以魏泰《东轩笔录》、沈括《梦溪笔谈》、惠

  • 俨山外集

    三十四卷。明陆深(详见《南巡日录》条)撰。此集为陆深札记之文的总汇,由其子陆楫汇编而成。其中凡《传疑录》二卷、《河汾燕间录》二卷、《春风堂随笔》一卷、《知命录》一卷、《金台纪闻》二卷、《原丰堂漫书》一

  • 唐文拾遗

    七十二卷。清陆心源(1834-1984)编辑。陆心源,字刚甫,号存斋,晚号潜园老人,归安(今浙江吴兴县)人。喜藏书,有皕宋楼,十万卷楼,守先阁等,著《潜园总集》,陆氏嗜好藏书,曾广求书籍;选择家藏旧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