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卷,首一卷。清李琬修,汪沅、齐召南纂。李琬,曾任温州府知府。按温州,汉、晋时名东瓯、永嘉、缙州,至唐置温州,宋改名瑞安,后复为温州,郡名不一,郡志或称永嘉,或称东瓯、温州,自元以后则皆称《温州志》
九卷。明王化隆(生卒年不详)撰。王化隆自号真如子,广汉(今四川省广汉县)人。由贡生官主簿。此书九卷,分天道、地道、人道、懋修、订学、钩元、彝典、齐治、均平九篇,每篇又各分章,体例采用问答的形式。内容颇
五卷。明刘节(生卒不详)撰。刘节,字介夫,号梅国,大庚(今江西省大余县)人,明宠治十八年(1505)进士,官至刑部侍郎。《春秋列传》取《春秋》内外传所记载的列国诸臣202人,按类别,分别为之作传,从“
一卷。唐张戬撰,清顾震福辑。王国维《天宝韵英陈庭坚韵英张戬考声切韵武玄之韵铨分部考》(《观堂集林》卷八)云:“撰《考声切韵》之张戬,其人见《唐书·宰相世系表》,官至泗州刺史,其弟锡相武后温王,则戬亦伪
一卷。清林春溥(1775-1861)撰。春溥字立源,福建闽县(今闽侯)人,清史学家。有《春秋经传比事》、《战国纪年》、《竹书纪年补证》等。春溥先得姚士粦所传胡震亨本,既又得孟经国《闲道集》本。《闲道集
四卷。清末民初唐邦治(生卒年不详)辑。邦治丹阳人,该谱为作者在清史馆供职时所编,分帝后、妃、皇子、皇女四编,其生卒年月大都依据《玉牒》,凡有事实可征者,皆具小传。近人张尔田撰《清后妃传》,较此书为详赡
一卷。后魏刘芳(453-513)撰,清王谟辑。刘芳字伯文,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汉楚元王刘交之后。始为主客郎,拜中书博士,中书侍郎,迁太子庶子兼员外散骑常侍,国子祭酒,侍中,太常卿。卒赠镇东将军、徐州
四卷。清朱骏声撰。参见《说文通训定声》。这是一部征引经书语例说明假借字的书。上古字少,故有假借,在典籍中占十分之二三。假借因乎声,通假借必须通古音,否则就无从了解假借,就会以假借为正字,以至缪于古训。
二十四种,四十六卷。民国陈恒和编。陈恒和,生平事迹不详。丛书收辑扬州先贤所著有关扬州掌故的著作二十四种,所收如清李斗《扬州名胜录》四卷、清焦循《邗记》六卷、明王秀楚《扬州十日记》一卷等均为习见之书,且
清萧伯升编。萧伯升,字孟昉,泰和(今江西泰和县)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此集皆全录其先世诗文,包括《正固先生集》,诗文各一卷,萧岐撰。萧岐,字尚仁,洪武初年以贤名征用,授谭府左长史,后改平凉训导。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