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燕生诗草

燕生诗草

六卷。清胡俊章(约1893前后在世)撰。胡俊章乡试榜名多春,后更名俊章,字效山,号彦升,晚号驻春志人。籍隶汉军正蓝旗。生卒年不详。咸丰二年(1852)举人。光绪二年(1876)进士。工部主事。历官工户等科掌印给事中。简放陕西延榆绥道,因病归乡。诗草自咸丰二年(1852)起,至光绪二年(1876),计诗共六卷。其登第有诗,赴沈阳有诗,原配李氏汉军人,继配他塔拉氏满洲人,再继配邱氏汉军人,死后皆有悼亡诗,哀婉凄恻,俱见情笃。赴陕鄂、赴浙、赴苏舟军所过多有吟咏。两至杭州,故游西湖之诗甚多,并辑《西湖诗录》十卷。就养吴中,与俞樾、汪鸣銮、陆元鼎、恩寿、景星唱和最久。五古以张节妇及张孝愍、吴贞女、敬烈妇等诗,凄切苍凉,得经之旨。七古以咏七家印存,及魏准提宝幢气势翔盛,而于黄初年月考据甚详。五律不落试帖窠臼,多宗唐音。七律与俞樾、汪鸣銮等唱和往来,有至七叠原韵者。七绝以咏史诸作为最佳。送春诗亦无衰气,效法唐诗之宽博,不作纤巧,不作涩体,是诗之正轨。有钞本。

猜你喜欢

  • 道德真经疏义

    ①十四卷。宋江澄(生卒年不详)撰。江澄,太学生,宋人,其余不详。撰有《道德真经疏义》。宋徽宗赵佶,曾经为《道德经》作解,引起宋代学者纷纷研究著述。江澄撰此书,就是为了疏证《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其书效

  • 景岳全书

    六十四卷。明张介宾(详见《类经》)撰。张氏在总结前人医疗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个人临床经验,于天启四年(1624),汇成此书。这是一部规模宏伟,内容全面的综合性医学丛书。书中对内、外、妇、儿以及中医理论等

  • 分门古今类事

    二十卷。撰者不详。据本书第八卷载“先大夫龙泉梦记”一篇,记中称崇宁乙酉岁拨漕解,次年及第,未署政和七年三月宋如璋记。以此看,此书作者当为宋如璋之子。但名已不可考,唯“序”中自称“委心子”。书中内容为志

  • 孟有涯集

    十七卷。明孟洋(1483-1534)撰。孟洋,字望之,一字有涯,信阳(今河南信阳县)人。明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除行人,选为监察御史。因劾张璁等下狱,谪桂林教授,迁汶上县知县,并升佥事参政,拜为

  • 金文续编

    十四卷。容庚撰。参见《金文编》。此编专收秦汉金文,体例与《金文编》大体相同。1924年,容氏曾拟以殷周金文为上编,秦汉金文为下编刊出。但下编仅得五百余字,重一千一百余字,采摭未富,故未印行,便将殷周金

  • 天台前集

    三卷。《前集别编》一卷。《续集》三卷。《续集别编》六卷。宋李庚原本,林师蒧等增修。此集皆录唐以前作家题咏天台山的诗文,计赋三篇,诗二百首。成于宁宗嘉定元年(1208)。前有郡守宣城李兼序。《前集别编》

  • 家诫要言

    一卷。明吴麟征(生卒年不详)撰。吴麟征字来皇,号磊斋,海盐(今属浙江)人。天启二年(1622)中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明亡殉难。此编皆为吴麟征居官时,寄训子弟之书。由其子吴蕃昌摘录其语,辑为一帙,故名

  • 读老子札记

    ① 一卷。附王注勘误 一卷。清陶鸿庆(1859-1918)撰。陶鸿庆,字石,又字秋农,号艮斋,江苏盐城人。光绪己卯年(1880)中乡试,后屡次应进士不第,便绝仕途之路,师承高邮王德清、俞樾之学。撰有《

  • 唐石经校文

    十卷(元尚居校刊本)。清严可均(1762-1843)撰。可均字景文,号铁桥,乌程(今浙江吴兴)人。研究文字音韵之学,著有《说文声类》《说文校议》及《铁桥漫稿》,并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唐石经

  • 隐公元年

    传 元年春,王周正月,不书即位,摄也。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邾子克也。未王命,故不书爵。曰“仪父”,贵之也。公摄位而欲求好于邾,故为蔑之盟。夏四月,费伯帅师城郎。不书,非公命也。初,郑武公娶于申,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