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公处分则例
四卷。不著编辑人名氏,也无著成年月。根据书的内容,可以断定为道光时所修。其卷一为公式,卷二为选举、考劾、限期、封荫、文移、营私、仓库、俸饷、户口、恤赏承催解支、灾赈、本章,卷三为祀典、仪式、印信、考试、军政、营伍、禁卫、军器、火禁、缉捕、杂犯,卷四为缉逃、旷职、服色、营造、审断、刑狱、赌博、犯赃、窃盗各类。是书专载对王公国戚的的处分则例,还包括了道光前的一些谕旨,可供参考。有官刊本。
四卷。不著编辑人名氏,也无著成年月。根据书的内容,可以断定为道光时所修。其卷一为公式,卷二为选举、考劾、限期、封荫、文移、营私、仓库、俸饷、户口、恤赏承催解支、灾赈、本章,卷三为祀典、仪式、印信、考试、军政、营伍、禁卫、军器、火禁、缉捕、杂犯,卷四为缉逃、旷职、服色、营造、审断、刑狱、赌博、犯赃、窃盗各类。是书专载对王公国戚的的处分则例,还包括了道光前的一些谕旨,可供参考。有官刊本。
五十七卷。附《诗义固说》二卷。清庞垲(约公元1675年前后在世)撰。庞垲字霁公,号雪崖。河北任邱人。生卒年均不详。康熙十四年(1675)举人,康熙十八年(1679)召试“博学鸿儒科”,授翰林院检讨,分
一卷。明沈明臣(1518-?)、沈一贯(1513-1615)、余寅(1519-1595)唱和诗集。沈明臣,字嘉则。鄞县(浙江宁波)人。沈一贯,字肩吾,号龙江。鄞县(浙江宁波)人。隆庆二年(1568)进
一卷。《咏怀诗》一卷。明耿志炜(约1628年前后在世)撰。耿志炜,字明夫,号逸园,陕西武功(咸阳)人。生卒年不详。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官至提督四译馆少卿。是编乃耿志炜归田后所作。其于诗境未能
十八种,一百十七卷。又名《浦城宋元明儒遗书》。清祝昌泰编。祝昌泰,浦城(今属福建省)人,官直隶知府。是书收浦城先达著述,包括自他邑迁来浦城及曾住浦城后迁往他地者之著作。十八种中,宋人著作十五种,元人著
四百零六卷,续编十二卷。清倪涛(生评详见《周易蛾述》)撰。倪涛平生笃志好学,年过百岁犹著收不辍。因家贫不能得人缮写,便自己与妻女抄录。书成后不曾付梓,《四库全书》收此书即依其手稿著录刊行。书共分六集,
一卷。晋蔡谟(312-387)撰。清马国翰辑为一卷。谟字道明,陈留考城(今河南民权东)人。晋学者,官至司徒。曾参加议定东晋宗庙制度,又汇总应劭以来《汉书注》为《集解》。谟注《论语》不见于史志。江熙集解
八卷。明乔懋敬撰。懋敬字允德,上海(今属上海市)人。生卒不详。嘉靖进士。官至湖广右布政使。该书是专记历代有清操之士的著作,录自春秋季文子至明杨继盛。书中材料约略抄录史传,但挂漏太多。据书前自序,是其在
①十卷,清屈振奇修,周维秬撰。屈振奇,陕西洋县人,进士,官麻城知县。周维秬,字锡白,本县人,进士。县志毁于前明,清顺治初,县令郑知新得烬余数纸,补缀增益,迄未成书。继任王潞嘱王汝霖,继续编辑,未竣,屈
一卷。英国人李提摩太(1845-1919)撰。清光绪年间,李鸿章掌权,李提摩太进谒,论及民教不安事。李鸿章问教会究竟有何益于世。李提摩太乃择各国国计民生之大事,以及教之本末异同,摄取大旨,汇成是编,题
三卷。明汤光烈、汤頀著。两人生卒年均不详。汤光烈,号西麓江西新建(今南昌)人。官海丰县教谕。汤頀号小麓,乃光烈之子。尝受业于张元祯。元祯携之入都欲荐之于朝,然因元祯卒而未成。光烈于正统中曾上《御戎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