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盐铁论校勘小议

盐铁论校勘小议

一卷。清王先谦撰。王先谦有《尚书孔传参正》,已著录。嘉庆十二年阳城张敦仁重刊涂本《盐铁论》,附以考证,王先谦因取敦仁所刊涂本,以卢文弨《拾补》及敦仁《考证》散入正文之下;复增其乡人王启原、胡元常之说,写录既竟,又加审定,颇得精议,因撰《校勘小议》一卷,附于卷末,而刊行之。其所校正,足以补卢、张之所未逮,又喜援引类书,类书虽不尽可据,然比之意校者,为可信也。其证卢张之说的,如《非鞅》篇,“盖文帝之时”,卢谓“盖”当作“昔”,先谦引《通典》正作“昔”。《忧边》篇,“者欲多而下不堪其求也”。张谓“者”当作“耆”,先谦引《太平御览》正作“嗜”,正卢张之误者。如《本议》篇,“养生送终之具也”。卢谓张本“终”作“死”。先谦引《通典》、《太平御览》“送终”并作“奉终”。《盐铁取下》篇,“刑人若刈菅芳”,张谓“芳”字当“衍”。先谦引《群书治要》“芳”作“茅”,详卢张所未详者。如《盐铁箴石》篇,“则恐有盛、胡之累”,卢云未详,先谦谓“盛胡”即《讼贤》篇“东海成颙”河东胡建,“成与盛”古字通用,其说甚精。《授时》篇,“从民从义而从善”。张云未详。先谦引《治要》上从作“徙”,义亦确凿。卢张所未言,如《通有》篇,“楚之宛丘”,从《太平御览》,作“宛、陈”(陈,地名,今河南淮阳县)。可证先谦之校本皆可依据。

猜你喜欢

  • 两城集

    二十卷。明靳学颜(约1549前后在世)撰。靳学颜,字子愚,山东济宁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官至吏部左侍郎。著有《闲存集》等。据集前于若瀛序称,“其所著有《闲存集》、《两城集》、《荒

  • 昭代名人尺牍

    二十四卷。清吴修辑。吴修字思亭,曾刻梁同书之书为《青霞馆帖》。此帖辑清初至乾隆、嘉庆时尺牍六百余家,计七百余通。自有刻尺牍者无有如此帖之美备,聚东南收藏家四十余人之秘笈,阅之十有余年,可谓广博,而当中

  • 金云翘传

    四卷二十回。题“青心才人编次”,作者真实姓名及生平无考。书大约成于明末清初。长篇小说,又名《双奇梦》、《双和欢》,叙述明代中期北京才女王翠翘痛苦曲折的人生经历故事:王翠翘貌美且工诗文音律,与书生金重私

  • 方莲舫杂著

    六种,八卷。清方士淦撰。方士淦字莲舫,定远(今属安徽省)人。生卒年不详。少从鲍桂星受词章之学。咸丰年间赐举人,后擢守湖州。因事谪戍西域,不久赐还归里。所收六种有《啖蔗轩诗存》三卷、《啖蔗轩自订年谱》一

  • 前闻记

    一卷。明祝允明(1460-1526)撰。祝允明详见《野记》条。《前闻记》一书是杂载前明事实的笔记小说。而且体例头绪散乱无纪,很可能是从《野记》中分出一些内容别撮为一部书,只在次序、语词、事迹上作小小的

  • 灵宝真灵位业图

    见《真灵位业图》。

  • 香乘

    二十八卷。明周嘉胄撰。周嘉胄,字江左,扬州(今江苏扬州市)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著有《香乘》。是书初成于万历戊午(1618)年间,当时全书只有十三卷,书前有李维祯序言一篇。后来,作者认为是书简略,疏

  • 奏疏遗稿

    无卷数。吴达可撰。吴达可,明代宜兴(今江西宜兴)人,字安节。万历丁丑(1577)进士,历知会稽、上高、丰城,并有声,选授御史。视监长庐,岁侵,绘上饥民十四图,力请赈贷,改按江西,税使潘相不法,达可力折

  • 高峰文集

    十二卷。宋廖刚(1070-1143)撰。廖刚,字用中,号高峰,南剑顺昌(今福建顺昌县)人。崇宁五年(1106)进士。宣和初(1119),自漳州司录,历擢监察御史。时蔡京当权,刚论奏无所避,出知兴化军。

  • 律吕古义

    ① 三卷。明吕怀(见“箫韶考逸”)撰。是书前有总序,后列七图,分律本、律变、候气、纳音等门,并且载有杂说内外篇及答问数条。其所论多有牵强附会之处。是书于《四库全书》存目。② 六卷。清钱塘撰。塘字学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