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知耻斋文集

知耻斋文集

三卷。清谢振定(1753-1809)撰。谢振定字一之,号芗泉。湖南湘乡人。乾隆年间进士,官至御史。因巡视东城,焚烧和珅宠奴所乘之车,人称“烧车御史”。后升为礼部员外郎,因劳瘁卒。谢振定少有才,尚气节,能古文辞,好游历山水,为文磊落雄浑,如其为人。著有《知耻堂集》传于世。该文集是谢振定卒后其子谢兴峣刻刊的。据下卷《游大方山记》可知,谢氏还有《京师戒坛寺檀柘寺游记》二篇,该集中未见。考证兴峣撰谢氏行状,认为谢氏有古文一百多篇,病重后将文稿交给吴玉松编修校阅。该集二卷仅有三十八首。卷首有门人长洲吴玉松校订一行,文集现有者可能被吴氏删去三分之二,因而文多不在该集中。振定风节嶙峋,为人景仰,持论甚为笃实。卷上如《与唐陶山书》说自己为官任重道远,应尽力而为,不急赫赫之功。烧和珅家奴车之事可见一斑。卷下《游上方山记》、《游华山记》均为长篇,叙事颇见功力。该文集主要内容写为官治世之道和游历所见美景。今存道光十二年(1832年)谢兴峣刻本。

猜你喜欢

  • 双峰山曹侯溪宝林传

    残存七卷。唐金陵沙门智矩(生卒年不详)集。《双峰山曹侯溪宝林传》一书,为人物传记体佛书,原共有十卷,现残存七卷。清代,日本常磐博士在其国内青莲院藏古写本中发现宝林传卷六,并将影印传世。与此同时,我国山

  • 春秋三传义求

    二十四卷。清吴敏树(1805- 1873)撰。敏树字本深,号南屏,巴陵(今湖南岳阳)人。道光壬辰(1832)举人,官浏阳县教谕,与同里方稼轩同治经学,为学官。著有《柈湖文录》、《柈湖诗录》等。作者认为

  • 易璇玑

    三卷。吴沅撰。吴沅字德远,南宋初崇仁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生卒年不详。著有《易璇玑》、《易礼图说》、《三坟训解》、《环溪诗话》、《老子解》、《易论语发微》、《通言》等。《易璇玑》三卷,上卷明天理之自然

  • 禹贡长笺

    十二卷。清朱鹤龄(详见《尚书埤传》)撰。《禹贡》系《尚书》重要篇目之一,主要内容详见《禹贡指南》条。鹤龄诠释《禹贡》,首列二十五图,自禹贡全图以及导山、导水,皆依次随文解释。该书引证翔实,创获颇多,于

  • 疑耀

    七卷。旧本题明李贽(1527-1602)撰。王世贞所作《古夫于亭杂录》中,以书中有“校秘阁书及修玉牒”等语,疑为李贽的门人张萱所作,因为张萱曾为中书舍人,参与纂写《文渊阁书目》,而李贽则未曾做过官。四

  • 承晋斋积闲录

    一卷。清梁献著。梁献,生卒年不详。字闻山,号松斋,安徽亳州(今安徽毫县)人。梁献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中举,官四川巴东知县。其书源于董其昌,与梁同书、梁国治有“三梁”之誉,与孔继涑有“南梁北孔”之

  • 家范溯源

    不分卷。美国戈尔腾撰,中国任保罗译。全书共七章,分友爱、居家、父母、婴孩、遗传、教育等目,分别论述家庭中父母、子女以及社会关系等。此书原名为《理想家庭谈话》,为了训育启迪童蒙而作。全书宗旨皆归于上帝,

  • 续古今考

    ①九卷。伪托金元好问(1190-1257)撰。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忻州秀容(今山西忻州市)人。兴定五年(1221)进士。历任内乡令、南阳令、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金亡不仕。筑野史亭,以著作自任。通经史

  • 浮沚集

    八卷。宋周行己(约1104前后在世)撰。周行己,字茂权,号浮沚,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生卒年不详。元祐六年(1091)进士,为本州教授,后官至秘书省正字,出乐清知县。著有《浮沚集》。行己文集多有刊本。

  • 明穆宗实录

    七十卷。明张居正(详见《通鉴直解》)等奉敕修。隆庆六年(1572)十月,命朱希忠为监修官,张居正、吕调阳为总裁官,负责纂修。寻改命张溶为监修官,总裁官仍为张、吕二人,万历二年(1574)七月书成。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