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祁门县志

祁门县志

①三十六卷,首一卷,清王让修,桂超万纂。王让,字涧东,河南新郑县人,道光二年(1822)来任祁门知县,旋去,五年复来任。道光五年(1825),安徽巡抚陶澍倡修安徽通志,檄各郡邑修志以陈,时祁门县知县王让,延请桂超万等主其事,乃取祁邑旧志,删其杂,去其滥,正其诬,阅三载,勒为成书,共三十六卷。《建置沿革表》一目,省郡沿革附载于上,于邑之大事书之特详。《山川》、《水利》、《古迹》、《名宦》、《人物》等门目,考证群书,注明出处,可谓记载有法。此志对旧志删繁就简,另立别类,删去绩学儒行,立儒林文苑,删去勋烈而立宦绩。此志精于考证,如岳忠武师过东松庵,与僧子珣问答之语,一一辨于各条之下。有清道光七年(1827)刻本。②三十六卷,首一卷。清周溶修,汪韵珊纂。周溶,江西南丰人,监生,世袭云骑尉,清同治八年(1882)来任祁门知县。汪韵珊,清海阳人。同治八年,安徽巡抚倡修通志,檄各府州县修志以备采择,时祁门县知县周溶,延汪韵珊主其事,至同治十二年而书成。祁邑自唐大历元年(766)置县,至元至顺四年(1333),邑人汪元相始括其事而为祁图志,而后明永乐、万历及清康熙,凡三经修辑,惜皆散佚不存,至道光七年(1827),知县王让始重修之。其断限上起道光六年,下至同治十二年。此志一踵道光志体例,鲜有增损。《杂志》门新增《记兵》一目,详载了捻军在其地的活动,其史料极为可贵。有清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

猜你喜欢

  • 清音对字新翻蒙古三字经

    一卷。不著撰人姓名,旧抄本未刊行,无成书年代。全书均为满语、蒙古语两种文字的《三字经》对照本,没有汉字,每句均以满语在先,之后译成蒙古语相对照。有《颐志斋丛书》本。

  • 长乐县志

    八卷。清孙蕙修,孙元体纂。孙蕙,满洲镶白旗人,荫生,康熙二十五年(1686)任知县。县志宋元无考,明万历间始有成书,之后两度复修。康熙间,朝廷特谕各省进舆图册,并令郡县呈志,以成《一统志》。适孙蕙莅任

  • 集验背疽方

    一卷。宋李迅(生卒年不详)撰。李迅,字嗣立,南宋时泉州(今属福建省)人,官大理评事,以医著名,尤精外科。李迅持心近厚,医德高尚,广收方书,多蓄药味,有问方者必告,有求药者必予,毫不吝啬,积平生经验,潜

  • 英皇肥拖利阿圣德记

    一卷。英国华立熙编辑,四明张文彬笔述。英国女皇肥拖利阿,在位六十四年,该书即记其一生事迹。现存有广学会本。

  • 仪礼释宫

    三十卷。宋李如圭撰。李如圭生平事迹详见《仪礼集释》。古代宫室,都有定制,《仪礼》时其载述颇详,然而随时代变迁,宫室定制各不相同,后世阅读《仪礼》亦不尽知古时登降之节、进退之序,故有考古礼者不明于古人宫

  • 禹贡图注

    无卷数。艾南英(1583-1646)撰。南英字千子,一字千之,东乡(今属江西省)人。明末学者。为诸生,好学,善读书,以文名世。天启四年(1624)举于乡。后屡试不第。西京陷,入闽,唐王朱聿键召见,授兵

  • 皇明法传录

    二十二卷。明高汝栻撰。汝栻字中岩,号时翼,浙江钱塘人。明代之编年史,如陈建《皇明通纪》,编年纪事;卜世昌、屠衡补之,上于隆庆六年(1572);支大伦亦有世穆两朝编年史。汝栻以为皆不详审。《两朝从信录》

  • 唐一庵年谱

    一卷。明李乐辑,清王表正重辑,许正绶三辑。乐桐乡(今安徽桐城北)人,明隆庆二年(1568年)进士,官至尚宝司卿。表正宁海人,举人,归安县教谕。正绶乌程人,湖州府学教授。该书记明唐枢事实。枢字子镇,浙江

  • 春秋三传折中

    一卷。清廖平(详见《四益易说》)撰。作者认为向来言《春秋》三传的学者往往喜言其异而不言其同,于是调合三传,进行折衰。该书持论多主观臆说,往往依违《左传》、《公羊传》、《穀梁传》之间,强作调人,见解新奇

  • 嵩阳学凡

    六卷。清代景日昣撰。景日昣字东阳,登封(今属河南)人,康熙进士,官至户部侍郎,著有《说嵩》、《嵩岳庙史》等书。全书依据《大学》中的八条目分八类目,每类目下又分出子目至数百条,每条目下摘列了诸儒家的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