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贡合注
五卷。夏允彝(?-1644)撰。允彝字彝仲,号瑗公,谥文忠,后改忠节。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明末学者。崇祯十年(1637)进士,授长乐县知县。福王朱由崧时,召为吏部主事。后南都陷落,投水而死。允彝好古博学,善属文,尝与陈子龙、徐孚远等人结社。《禹贡合注》多证合时务,指言得失。又杂取《水经注》及诸家小说,旁载山川形状及诸奇异。虽大多与释经无关,但征引详赡,足资广闻。其书曾收入《禹贡合注图纂注》一书。有明末刻本,藏于北京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及上海图书馆等处。
五卷。夏允彝(?-1644)撰。允彝字彝仲,号瑗公,谥文忠,后改忠节。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明末学者。崇祯十年(1637)进士,授长乐县知县。福王朱由崧时,召为吏部主事。后南都陷落,投水而死。允彝好古博学,善属文,尝与陈子龙、徐孚远等人结社。《禹贡合注》多证合时务,指言得失。又杂取《水经注》及诸家小说,旁载山川形状及诸奇异。虽大多与释经无关,但征引详赡,足资广闻。其书曾收入《禹贡合注图纂注》一书。有明末刻本,藏于北京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及上海图书馆等处。
三卷。宋朱翼中撰。朱翼中,自号大隐翁。生卒年不详。隐居湖上,因其医术高明,朝廷起为博士。因书苏东坡诗获罪,被贬达州。著有《北山酒经》。是书首卷为总论,主要论述酒对人的利弊。古人制酒为礼天地祭鬼神,历代
三卷。旧本题唐邱延翰(详见《天机素书》)撰,杨筠松补义,吴景鸾解蒙。《四库提要》考证此书之文,认为是伪托之作,但不知何人所托。书中大体以天星二十八宿附于二十四山龙之下,以乾坤艮巽为四厘极,配以罗计(一
无卷数 明林俊(1452-1527)撰。林俊,字待用,号见素,莆田(今属福建)人。成化十四年(1478)进士,累官至工部尚书。著有《见素文集》。林俊曾巡抚湖广,后改四川,平定蓝、鄢之乱。是集即俊平乱时
七卷。元郑滁孙撰。滁孙字景欧,处州(今浙江丽水)人。宋景定间(1260-1264)进士,曾知温州乐清县,迁宗正丞、礼部郎官。入元以后,因推荐而被授予集贤直学士。《元史·儒学传》具载其事迹,可参看。该书
八卷。清魏光焘撰。魏光焘,字子庄,湖南邵阳人。以诸生官至闽浙总督。是书系《平定关陇纪略》的姊妹篇,叙述左宗棠平定新疆阿古柏叛乱始末。前四卷为武功记,记录左宗棠平定新疆阿古柏叛乱经过。后四卷记载平定叛乱
见《喻林》。
一卷。清黄国璋撰。黄国璋,宜兴人。好习河道水利等事。为河官治永定诸河。凡河道所经,切实调查,绘图贴说,以为根本救治之计,因之而撰此书。石印本,共一卷。主要记直隶五大干河脉络分合水势涨落情形以及疏涧之法
一卷。清林旭(1875-1898)撰。林旭,字暾谷,号晚翠,侯官(今福建闽侯县)人。举人出身。少孤,从塾师学律赋,出语惊人。年十九乡试第一,试卷传诵一时。入都后名士争相交往,试礼部不中,发愤于诗词,取
二卷。清姚际恒撰。姚际恒,生于1647年,卒年不详,字立方,又字善夫,号首源,祖籍安徽桐城,后寄居浙江仁和(今杭州)。县诸生,一生未仕,勤于治学,酷爱藏书,承嗣先世遗藏,广泛搜求,著称一时。其学问专于
一卷。不著撰人名氏。清朝考试翻译制科,例有《清论》一门,大都以四书五经义、孝经、性理命题。其应试论格,率皆用起承转合套数,束缚牵制,与八股无异,志士病之。此编叙述满洲论说结构。首言冒法,谓笼冒全题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