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程氏春秋初刻三种

程氏春秋初刻三种

九卷,附录一卷。清程廷祚(1691-1767)撰。程廷祚字启生,初名石开,号绵庄,又号青溪居士。江宁(今南京市)人。诸生。青年时代开始致力于研究儒家经典,对天文、地理、兵法、农桑及礼乐之事,造诣颇深。乾隆初,以诸生召试鸿博,未能入第,从此闭门读书,不应科举。在学风上深受唐代朴学家颜师古、李贤的影响。常言:“墨守宋学已非,墨守汉学为大非。”他的著作许多是补充、纠正先儒错误,疏通经文,以实用为目的。著有《易通》、《大易择言》、《彖象求是说》、《诗说》、《论语说》、《周礼说》、《春秋识小录》等书。所著《春秋职官考略》一书,是研究春秋时期各国职官制度的好书。程氏根据《左传》中所反映的各国职官制度,与《周礼》中所载的周代职官制度进行比较,得出异同。发现楚国官制与其他各国官制有着明显的不同,并发现宋国与郑国当时已设立六卿。程氏又用班固《汉书·公卿表》与周代官制进行比较研究,考证出汉代职官制度与周代职官制度的异同。由于历代疆域的变动,行政区划的分合废置,春秋时期出现了一个地方同时有几个名称,或者几个不同的地方共用一个名称的现象屡见不鲜。后人往往混淆不清。尤其是地理沿革更是难以详尽了解。程廷祚杂采各家之说,对春秋时期地名进行追本溯源的考证,写出了《春秋地名辨异》一书。古代名人学士,不仅有名,有字,往往还有别号、自号等。程氏在治经的过程中,发现《左传》于人物的姓氏、名号时有张冠李戴的现象,为此程廷祚著《春秋人名辨异》一书,对《左传》中人物姓氏、名号进行了比较全面考证。《程氏春秋初刻三种》目录:《春秋职官考略》三卷,《春秋地名辨异》三卷、附《晋书地理志证今》一卷,《春秋人名辨异》三卷。有清雍正间三近堂刊本行世。

猜你喜欢

  • 说文句读

    三十卷。清王筠(1784-1854)撰。王筠字贯山,号篆友,山东安丘人。道光元年(1821)举人,官山西宁乡知县。通经识古,尤精于小学,主要著作有《说文句读》、《说文释例》、《说文系传校录》、《说文韵

  • 万世玉衡录

    四卷。清代蒋伊(1631-1687)撰。蒋伊字渭公,号莘田,常熟(今江苏)人,康熙进士,官至河南提学副使,著有《莘田诗文集》。此书是作者进士及第后向皇帝进献的有关资政方面的书。书前是“进书奏疏”,书中

  • 诗说

    ① 十二卷。宋刘克撰。刘克,宋理宗时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信安(今浙江常山县)人。刘克在《诗经》研究方面受吕东莱的影响,《诗说》一书的体系仿效《吕氏家塾读诗记》,一诗一解,先列原文,后录诸家之说,而系

  • 春泉闻见录

    四卷。清刘寿眉撰。刘寿眉字春泉,顺天宝坻(今天津宝坻)人,生卒年不详,约清中叶在世。《春泉闻见录》为笔记,如书名所示,杂记作者闻见之事。作者之父曾在昆山、宁海等地为官,他随去父任所,故对江浙间琐闻记载

  • 溧水县志

    二十二卷,首一卷。清傅观光等修,丁维诚纂。光绪九年(1883)刻本。丁维诚,江苏溧水县人,光绪戊寅年(1878)贡生。此志卷首为序例、图说;卷一为天文;卷二为舆地;卷三为建置;卷四为封爵;卷五为官师;

  • 韵谱约观

    一卷。清李茂林撰。茂林字竹友,陕西富平人。书刊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书前有潘德隽序,书后有李氏识语,云:“司马温公著内外十六摄二十四图名《切韵指掌》,以示翻切之学。乃后人率求简易,不惟舌齿任呼

  • 古文雅正

    十四卷。清蔡世远(1682-1733)编。蔡世远生平详见《二希堂文集》辞目。本书是所为“古文”,却收有若干骈文在内,可见所用概念与后世不同。所谓“雅正”,意求文章典雅,内容正统。即“以理为根柢,而体杂

  • 寓庵集

    八卷。元李庭(1194-1277)撰。庭字显卿,华州(今属陕西)人。年十六举进士。金末避兵商邓山中。后辟为陕右议事官,迁陕西讲议。至元七年(1270)授京兆教授。所著《寓庵集》前三卷为诗(五言古诗、五

  • 御批通鉴纲目

    五十九卷,通鉴纲目前编一卷,外纪一卷,举要三卷,通鉴纲目续编二十九卷,以上诸书都是由清圣祖玄烨御批,吏部侍郎宋荦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校刊颁行的。《通鉴纲目》一书是朱熹因司马光《资治通鉴》以作纲

  • 十三经字辨

    清陈鹤龄撰。鹤龄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字瑶宾,南通州(今江苏南通)人。初著有《五经四书字辨》,后又进行补订成为此书。刻于乾隆三十年,前为校画,后为校音,颇多舛漏。所谓十三经,指《大学》、《中庸》、《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