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穆斋经诂

穆斋经诂

四卷。清有任氏门人施世锡跋。据自序,此书原题“经传正义”。书中论周正,历驳改时不改月,改月不改时及改正朔不改时月诸说。虽然列国间有用夏正者,而春秋所书皆周正。论文祖,认为文祖是尧的始祖,即颛项,颛顼实出于黄帝。据祭法,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有《国语》“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项,郊尧而宗舜”为证。这些都确不可易。论六宗,认为是日、月与白虎、朱鸟、苍龙、玄武之中星,说甚新。论田赋,主班固《刑法志》,认为其制与《司马法》、《周官》皆合,即融贯于《匠人》、《遂人》、《小司徒》之法,只是不可以与《孟子》、《王制》相较。《王制》本出孟子,孟子明言诸侯恶其害己,而皆去其籍,这是因为孟子未曾见《周官》,所以说其详不可得闻。因此推言孟子所言公侯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当是二代之制。如果不是二代之制,则列国公田之赋,将都用来具乘马而没有剩余了,而吉、凶、军、宾、嘉等五礼,除军礼外,其余都要废了。对于此书,任氏自谓“潜心三载,易稿十次,刊落先儒之枝叶,表章周官之法度”,殆非虚言。其又说先天,认为先天之学即伏羲之易。连山归藏不可考。《周易》则文王之卦辞,周公之爻辞,皆后天之学。其先天自然之法象,只详细体现在孔子的《十翼》中。黄宗羲不信先天、岂能不信?孔子因举十翼,以证不信先天之失。所持辨亦俱精博。其他如论礼制,论水道诸篇,词虽简略,而理则甚惬。任氏最服朱熹,而嫉姚、江,尤其讨厌阎若璩,斥为心术不正。有道光二十年刊本。

猜你喜欢

  • 司勋五种集

    二十卷。清王士禄(1626-1673)撰。王士禄,字子底,号西樵,新城(今山东桓台)人。与其弟王士祜、王士祯齐名,称为“三王”。顺治九年(1652)进十。累官吏部员外郎。充河南乡试正考官。因事免官,后

  • 滇游记

    一卷,《附记》一卷,并为清毕曰澪撰。毕曰澪字秋岐,益都(今山东青州)人。生卒年不详。康熙中由贡生出任益都知县。本书记载曰澪父忠谷任云南布政使司参议时,曰澪赴滇省亲途中见闻及杂事。起于三月十六日,迄于十

  • 昭陵六骏赞辨

    一卷。清张弨撰。张弨,字力臣,山阳(今属江苏省)人。博学嗜古,尤其喜好研究金石文字,晚年以耳聋而废。昭陵六骏,是陕西醴泉东北唐太宗昭陵前六块浮雕石刻,刻于唐贞观十年(636)。昭陵六马图赞,是何人撰书

  • 双溪杂记

    无卷数。焦竑的《经籍志》等认为是明王琼(?-1532)撰。王琼,字德华,太原人。官至兵部尚书。王琼著述甚丰,有《晋溪奏议》等。《双溪杂记》是杂记见闻的一部书,记载的都是朝廷中的故事。对于宏治以前的记事

  • 禹贡正诠

    四卷。清沈彦渠撰。沈彦渠字溉若,号巽园,浙江归安(今浙江省吴兴县)人。沈彦渠在自序中声称“聊正诸家之说,以诠明经旨,”即为本书命名之由。书另有俞樾和杨岘的序,对此书之得失都各有所见。如俞樾认为,此书在

  • 陆氏传家集

    四卷。附《陆氏先德录》一卷。清陆乃普(1812-1889)辑。陆乃普,字秋丞,一字南临,晚号鸭阑旧主,江苏吴江人。国学生,以军功起家,早年于嘉咸间入清将胜保、多阿隆幕下,参赞军机,累战太平军、稔军于江

  • 潜虚

    一卷,附《潜虚发微论》一卷。宋司马光(详见《温公易说》)撰。《潜虚》是拟《太玄》而作。据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称此书以五行为本,五行相乘得二十五,两之二十五为五十,卷首有气、体、性、名、行、变、解七图

  • 从政录

    一卷。明薛瑄撰。薛瑄(?-1464),字德温,号敬轩,山西河津人。永乐进士,授御史。天顺年间官至礼部右侍郎兼内阁学士。他崇奉程朱理学,以修己教人、恢复本性为宗旨。这也可说是本书的主旨。他在本书中论述了

  • 碧琳琅馆丛书

    四十五种,二百九十九卷。清方功惠编。方功惠字庆龄,号柳桥,湖南岳阳人。生卒年不详。方功惠在广东做官时,曾筑有碧琳琅馆,倾三十年之功,得书籍十多万卷,并刻有《占经解汇函》、《古小学汇函》、《全唐文纪事》

  • 庄子识小

    一卷。清郭阶(详见《周易汉读考》)撰。前人研究《庄子》者,有人据《庄子·天下篇》怀疑庄子其人属于儒家。但自汉代以来的学者一般都认为庄子属于道家。郭阶认为老子之学是儒家的本源,而庄子又出于儒家,不得已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