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纳兰词

纳兰词

五卷。清纳兰性德(1655-1685)撰。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其先祖为蒙古吐默特氏,以攻占纳喇部领地,改以地名纳兰(纳喇)为姓。纳兰性德出身显贵,其父明珠深得康熙信任,官至大学士加太子太师,权倾朝野。纳兰性德十七岁入太学,十八岁中举人,二十二岁成进士,初授三等侍卫,后晋升为一等。扈从康熙左右,多次随康熙巡视出游塞北江南各地。康熙二十一年(1682)曾奉命赴黑龙江呼伦查勘边情。他以精通文翰得到康熙赏识,但却“淡于荣利”,无意追求乃至厌恶权势功名。他对中原的汉文化有浓厚兴趣,好读书,擅书法,精于书画鉴赏,喜与文人交往。其友人如顾贞观、陈维崧、朱彝尊、严绳孙、姜宸英当时均负文名。惜英年早逝,年仅三十一岁,但在汉文化上已有深厚修养,并在文学创作上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纳兰性德的创作有诗、文、词各体,而以词成就最高。生前有《侧帽集》、《饮水词》两部词集刊行,收词三百首。取材内容上虽无特色,艺术上却独树一帜,在清初词坛别开生面。当时有“家家争唱饮水词”的说法(曹寅语)。其词感情真挚,写来缠绵悱恻,抑郁蕴藉,造语清淡自然,不假雕饰。他于宛转低沉之外,间有悲歌苍凉之作。其诗清新秀隽,写各地自然风光,抒发思亲思友情怀,亦多佳句。他主张诗歌抒写性情,不可沉溺于摹拟前人,“必自立而后成诗,犹之能自立而后成人也”(《渌水亭杂识》)。他生前辑有《全唐诗选》、《词韵正略》,著有笔记《渌水亭杂识》等。死后由老师徐乾学将其诗、词、文、赋辑为《通志堂集》二十卷。后人黄天骥著有《纳兰性德和他的词》。纳兰生前将自己的词作编选为《侧帽词》,顾贞观、吴绮在江南刊行其词集时名为《饮水词》。后人把两种词集辑集一起,增遗补缺,总名为《纳兰词》,共五卷,补遗一卷。在纳兰词中,富丽堂皇,绮罗香泽的生活描写得很少,悼亡哀痛的作品占相当大比重。其感情真挚、笔触细腻,以平实的语言显现了哀婉的心境,声声血泪。词风凄婉、悲慨、郁结。陈维崧评为“哀感顽艳”。他的乡思之作或赠友之作,一往情深,真切动人。写塞外风光的词,以白描见长,苍凉浑朴,别具一格。有的词作境界开阔,气势宏大。谭献认为“容若长调多不协律,小令则格高韵远,极缠绵婉约之致,能使残唐坠绪,绝而复续”(《箧中词》卷二)。长调虽多不协律,但叙事议论均磊落不凡,意气纵横,一反其小令比较纤弱之病。纳兰擅“以自然之眼视物,以自然之舌言情”(王国维《人间词话》),使他的词作成为一代之冠。有《通志堂集》附刊本、袁通刊本、张祥河刊本、粤雅堂刊本,辗转重刻。道光十二年(1832)汪元治辑刊结铁网斋刻本附有补遗词评词话,中有校语,比诸家所刊为完备,收词三百二十六首。有光绪六年(1880)《榆园丛刊》本,较汪本多十六首;通行的有《丛书集成初编》本、《四部备要》本。《清名家词》中有《通志堂集》,收词三百四十三首。

猜你喜欢

  • 大易合参讲义

    十卷。清朱用行撰。朱用行字翼承,新建人。此书大旨以朱子为主,首列《本义》,而以“正义”、“析义”次之。“正义”以阐发朱子之旨为主,“析义”则兼采他说。又认为象数不可全废,所以间采瞿塘来知德之说,补于“

  • 双美奇缘

    见《玉娇梨》。

  • 唐韵佚文

    一卷,唐孙愐撰,近人王国维辑。此书成于戊午(1918年),原题姬觉弥辑,盖王君馆上海仓圣明智大学时所作,姬氏主大学事,故署姬氏之名也。书刊于戊辰(1928年),距书成已十二年矣。此编所载佚文,辑自《慧

  • 历朝闺雅

    十二卷。清揆叙奉敕纂。揆叙(1675-1717),字恺功,纳兰氏,正黄旗满洲人,大学士、康熙朝宰相纳兰明珠之子,诗人纳兰性德之弟,女诗人纳兰氏之兄。康熙三十五年(1696),由二等侍卫特授翰林院侍读,

  • 成山庐稿

    八卷。清唐炯(1829-1909)撰。唐炯,字鄂生,晚号成山老人,成山(今贵州遵义)人。举人出身。咸丰六年署四川南溪知县。曾镇压反清义军,进攻太平军。光绪九年官云南巡抚。中法战争时逃脱,被革职逮问,遣

  • 康南海文钞

    四卷。清康有为(1858-1927)撰。康有为原名祖诒,字长素,晚号更生。广东南海(今属广东省)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进士。官至工部主事。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后为保皇会首领。重视“经世致用”学说

  • 训纂篇

    一卷。汉扬雄(前53-后18)撰。清马国翰辑。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西汉文学家、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著有《甘泉》、《河东》、《羽猎》、《长杨》四赋,《法言》、《太玄》、《方言》、《训纂

  • 春雨杂述

    一卷。明解缙(1369-1415)撰。解缙字大绅,号春雨。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进士,授中书庶吉士,曾上封事万言,论政令多变,刑罚过重之弊。永乐初,任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直文渊阁,预机

  • 周松霭先生遗书

    九种,三十五卷。清周春(详见《中文孝经》)撰。此书为周春著作另刻本,较《松霭初刻》六种多收三种,有《十三经音略》十二卷附录二卷、《小学余论》二卷、《杜诗双声叠韵谱括略》八卷,均为音韵等著作。其余六种,

  • 钟筠溪家藏集

    三十卷。明钟芳撰。钟芳生平见《春秋集要》条。《琼州府志》载芳诗文集二十卷。此集文二十四卷,诗六卷,与志不符。有误。第二十卷、第二十一卷为读书札记。第二十二卷为皇极经世图续,所推起宋神宗,迄明嘉靖。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