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续指月录

续指月录

二十卷。清代聂先(一写作光)撰。《续指月录》一书,是继明代瞿汝稷所作《指月录》一书的续作。所收内容自隆兴二年(1164)六祖下第十七世起,至清康熙十八年(1679)六祖三十八世止,约历五百年。列虎丘法嗣于径山之前,临济先于曹洞。临济世次根据南涧《续灯》、《南岳单传》诸书,洞宗世次,根据洞宗《续灯》、《世谱》、《传灯正宗》诸书。有关诸师名号,一本传灯定式,名系于号,号系于寺院庵额,额系于郡邑。惟邑之名,则随时改易,以便查考。《续指月录》还作有《瞿录补遗》一卷,置于卷首。又将自南宋以后,凡没表明师承的,别列《尊宿集》一卷,置于卷末。又将诸山召对机缘,编成《奏对》一卷,但现存本却不见有载。《续指月录》对研习禅宗学人有一定参考价值。现见载版本《有清史稿·艺文志》(释家类)。

猜你喜欢

  • 古雪堂文集

    十九卷。清王令(约1766年前后在世)撰。王令字仲锡,渭南(今陕西省西安市)人,生卒年均不详。由拔贡生官至广东按察使。王令工诗文。本编“乃其所著杂文,词多蹇涩,似沿其乡文翔凤余派,又好用释典,颇杂宗门

  • 读晏子春秋札记

    一卷。清陶鸿庆撰。陶氏此书是他读诸子札记的第七种,其中颇有可供参证的地方。如《晏子春秋》原文中“请使之示乎”句,“乎”当为“子”之误;“寡人一乐之”句,“一”当为“美”之误;“其不为穴者”句,“穴”之

  • 绀珠集

    十三卷。作者不详。据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载:“《绀珠集》十三卷,朱胜非编百家小说而成。以旧说张燕公有绀珠,见之则能记事不忘,故以为名”。其所言体例、卷数皆与今本相合。然而,在此书书首有绍兴丁巳灌阳令王

  • 望云集

    五卷。明郭奎撰。郭奎,字子章,安徽巢县人,生卒年不详,郭奎早从元余阙学,慷慨有志节。朱文正开大都督府于南昌,尝参其军事。后文正得罪,郭奎亦因诛。著有《望云集》,共五卷。此集所载具为郭奎之诗。四库全书总

  • 群书疑辨

    十二卷。清万斯同撰。万斯同生平事迹详见《声韵源流考》。此书主要杂考经史等群书。全书共分十二卷,一至三卷考论经传,第四卷杂论丧礼,第五卷论周正及春秋孟子,第六卷为礼说及房室夹室、附庙考,第七卷为历代庙制

  • 太乙金镜式经

    十卷。唐王希明撰。王希明年里不详,开元时曾以方技为内供奉,待诏翰林。本书见于《新唐书·艺文志》,系著者奉敕而撰。太乙亦即太一,本为北极神之别名,为天神之最尊贵者。先秦术数有一流派尊奉太乙,称为太乙数或

  • 志斋医论

    二卷。明高士(生卒年不详)撰。高士字志斋,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此书成于嘉靖年中。高氏认为“今之医者多非丹溪。而偏门方书盛行,则亦以朱氏为宗者矣。”书中上卷专论痘疹,下卷杂论阴阳六气、血脉虚实。对后世

  • 仿知不足斋丛书

    五种,十三卷。清佚名编。丛书不著编者名氏。所收著作,都已有刻本;共五种:汉东方朔《灵棋经》二卷、宋叶大庆《考古质疑》六卷、明叶秉敬《类次书肆说铃》二卷、明黄省曾《兽经》一卷、明王稚登《虎苑》一卷。除《

  • 洛诰笺

    一卷。清王国维撰。王国维此书,重点在于辨驳周公摄政之事。王国维认为,周公摄政之事不可信。他在解释《洛诰》中“复子明辟”时说:“复,白也。”又引郑玄曰:“复谓奏事也。辟,君也。”所以王氏认为“复子犹《立

  • 增修复古编

    四卷。旧本题吴均撰,自署其字为仲平,但其爵里、时代均不可考。此书的凡例说“注释用黄氏《韵会》(即宋末元初黄公绍的《古今韵会》)”,但书中分部全从周德清《中原音韵》,可知此书作者当为元以后之人。此人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