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群经质

群经质

二卷。清陈仅撰。仅字余山,浙江鄞县人。此书虽没有大发明,但错误也比较少。例如,《屯》曰:“利建侯。”《豫》曰:“利建侯”。此书认为,创业守文皆以建侯为利,后世废封建而设郡县,必无长治久安之策。这只是囿于旧说,不足深责。对于《伊训》《说命》,颇信东晋古文《尚书》,对《泰誓》则认为是假的,说它最害义者为“乃汝世仇”四字。陈氏认为:“帝辛在位三十三年,商民之被其毒只及身而已,何得以世仇目之?如指纣先世言,是六七王之遗泽,欲以一笔抹煞之,即祖君望讨杨广檄文,亦不至是。曾谓武王为是言哉?”这确实不是漫无识别之言。对于《小雅·节南山》,陈氏认为“此诗之作,当监谤之时,而明著己字,直斥王讻王,卒未闻加罪也。后世禁私史、治匿名,至著为律令,有古昔暴主所不肯为者。可以观世变矣。”这尤其是有感而发。陈氏又说:“《礼记·祭法》惟末段可取,其余皆不足信,大抵剽辑纬书杂说而成者,文义亦极疏浅。《仲尼燕居》,夫夔达于乐而不达于礼,岂有不达于礼而能教胄子以直温宽栗诸德者?伯夷典礼亦必不让之,殆非孔子之言。”这虽然是疑经,但确实是有见识。对于《论语》“子谓子夏毋为小人儒”,陈氏则认为:“夫子此言必非无谓而发。子夏,笃信谨守之士。‘小人’二字似非子夏对病之药。此‘小人’当解如‘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之‘小人’,荀子所谓子夏氏之贱儒是也。”此论实确,最为可取。只是末附《通质》,谓“魏正始石经为中散(嵇康)所书,今人但称邯郸淳耳。”不知《晋书·赵至传》遇嵇康写石经乃失实之言。其非淳书,则桂馥《历代石经略》已有考辨。有光绪十一年文则楼陈氏排印本。

猜你喜欢

  • 路史

    二卷。明徐渭(1521-1593)撰。徐渭字文长,一字文清,自号天池山人,晚年号青藤道人。诸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曾为闽浙总督胡宗宪幕客,常与之策划军事。后胡宗宪因事下狱,徐渭惧祸而发狂,隆庆元年

  • 锦官录四书臆说

    十二卷。清李锡书(详见《四书臆说》)撰。是书十二卷,前有自序。谓臆说者,本王姚江《五经臆说》之旧名。其卷一《大学》,卷二《中庸》,卷三《论语》、《孟子》,卷四、五、六泛论仁义礼知,卷七说学,卷八说人,

  • 飞龙全传

    六十回。题“东隅逸士”编。东隅逸士即吴璇。吴璇字衡章,从一些资料推测,可能是江浙一带人,生卒年不详,约清雍正、乾隆年间在世。《飞龙全传》为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写宋太祖赵匡胤(即“飞龙”)发迹与建国的故事

  • 快雨堂题跋

    八卷。清王文治(1730-1802)撰。王文治,字禹卿,别号梦楼。江苏丹徒(今江苏镇江)人。乾隆三十五年殿试及第,官翰林侍读,后为云南临安府知府。王文治能诗、擅书。其书法源出董其昌,秀逸天成,名闻海内

  • 北宋二体石经礼记檀弓残石

    一册(吉石盦影印本)。罗振玉影印。书共十页,前影印原刻拓本,后有宣统丁巳中秋罗氏跋。原刻存《礼记·檀弓》残字一百九十八行,除去漫漶不可辨的,还有一百三十余行。与他以前将《周礼》、《孝经》合印在一起,仅

  • 洪洲类稿

    四卷。明王圻(约1580年前后在世)撰。王圻,字之翰,上海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官累福建按察佥事。著有《东吴水利考》等。是集凡诗一卷,文三卷,乃其提学湖广时所自编。其孙谟又为重

  • 定盦集

    十七卷。清龚自珍(1792-1841)撰。龚自珍字尔玉,一字璱人,更名巩祚,又更名易简,字伯定,号定盦,晚号羽琌山民。仁和(今浙江杭州)人。祖父龚提与父龚丽正均为学者兼官宦,母段驯,系段玉裁之女。因之

  • 子夏易传

    一卷。清黄婉璚(1804-1830)撰。黄婉璚字葆仪,湖南宁乡人。城步县学训导黄本骐之长女,拔贡浏阳欧阳道济之妻。黄本骐颇能诗,黄氏濡染家学,年十二即习为吟咏。卒后,道济搜其遗稿,请婉璚叔父黄本骥删存

  • 晋书别本

    一百三十卷。明蒋之翘撰。蒋之翘,字楚稚,秀水(今属浙江)人。是书是对《晋书》作了删削而成。朱彝尊在《静志居诗话》中称其“尝详对《晋书》,镂版以行。”而《嘉禾征献录》则又称其有《晋书注》一百三十卷,此本

  • 玄学正宗

    二卷。宋俞琰(详见《周易集说》)撰。清人避玄字讳,故《玄学正宗》又作《元学正宗》。据《道藏》本《易外别传》一书后俞琰之子仲温跋文所述,《易外别传》原附《周易集说》之后,因刊《阴符经解》,将《周易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