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羯鼓录

羯鼓录

一卷。唐南卓撰。《唐书·艺文志·乐类》载南卓《羯鼓录》一卷,但不说南卓何人。其《杂史类》又载南卓《唐朝纲领图》一卷,注曰南卓字昭嗣,大中时为黔南观察使。计有功《唐诗纪事》也称南卓为拾遗,以谏谪松滋令,大中时为黔南观察使。与《唐书》所记相合。此两处所记应该就是此人。只是书中自称其于会昌元年(841)为洛阳令,又称大中四年(850)罢免。《书录解题》又以为作婺州刺史。皆不相符。但是段安节《乐府杂录》称黔师南卓作《羯鼓录》,也与唐志合,段安节是唐代人,其所记必然可靠。书中所记可能是其未作黔帅之前的事。此书分前后二录,前录成于大中二年(848),后录成于大中四年(850)。前录先叙羯鼓源流、形状,次叙唐玄宗以后旧事。后录载崔铉所说宋琭知音事,又附录羯鼓诸宫曲名。凡太簇宫二十三调、太簇商五十调、太簇角十四调,征与羽缺。此外又诸佛曲十调、食曲三十二调,名也多用梵语,以本龟兹、高昌、敕勒、天竺四部所用之故。其中“李琬”一条记《耶婆色鸡》一曲,声尽意不尽,按照其它曲解之,就汉、魏乐府之末有艳之遗法,如《飞来双白鹄》、《塘上行》诸曲篇末文不相属,都是此例。实际是乐工专门授受,尚可得其传;而文士不熟歌法,循文生解,造成穿凿而不能通。此书是研究唐代音乐的重要资料。此书有《再续百川学海》本、《墨海金壶》本、陈氏《广秘笈》本、守州阁抄本、八千卷楼有抄本、《说郛》本等。

猜你喜欢

  • 襄如堂四书字体辨

    一卷。清于光华(详见《四书句读辨》)录。是书专为认场认清题字。为免犯规例起见,因就《裹如堂坊本》所辨四书白文中字体,摘录若干,均依字典校正,注明可从可不从。其中有不尽载者,也可依类而得。与通行临文便览

  • 十峰集

    五卷。清徐基(约1701年前后在世)撰。徐基,字宗顼,华亭(今上海松江)人,由贡生官训导。集中文、赋、诗、词,皆是用苏轼前后《赤壁赋》中四百余字编缀窜写而成的。错综变幻,极有巧思。例如,其中的《游小赤

  • 仲氏易

    十三卷。清毛奇龄(1623-1716)撰。奇龄又名甡,字大可,号秋晴,又称初晴,又因郡望称西河。浙江萧山人。康熙十八年(1679)以廪监生召试博学鸿词,授检讨。起初,奇龄之兄锡龄精通《周易》,但未著书

  • 文献诗考

    二卷。马端临(约1254-1323)撰。马端临字贵与,饶州乐平(今属江西)人。宋元之际史学家。宋相马廷鸾之子。元初任柯山书院山长,后任台州学教授,乡里远近师之。著有《文献通考》、《大学集传》、《多识录

  • 毛诗述正

    二十八卷。清张其焕撰。其焕字柏龄,湖南长沙人。生平及事迹均无考。是编体例严谨有序。征引浩博有据。诗文之下,首列辑诂一门以训诂名物。次列汇说,广泛采录旧说以疏解诗意。再列微辞,从字面文义入手推求古人之微

  • 再续修高邮州志

    八卷,首一卷。清金元烺、龚定瀛修,夏子锡纂。金元烺,字苕青,浙江嘉善县人。监生,光绪五年(1879)任高邮知州。龚定瀛,湖南湘乡县人,光绪八年任高邮知州。夏子锡,高邮人。同治二年(1863)进士,官翰

  • 古文尚书疏

    一卷。清王谟辑,题梁吴郡顾彪撰。《北史·顾彪传》云:“顾彪字仲文,余杭人,明《尚书》、《春秋》。炀帝时为秘书学士,撰《古文尚书》二十卷行于世。”孔颖达《尚书正义》则云:“《古文》,近至隋始流行河朔。其

  • 仁聚堂法帖

    八卷。清刘恕辑。刘恕字行之,号蓉峰。所居寒碧山庄,收藏颇富。此帖所收是采取旧刻及自藏墨迹。共成八卷,其中晋唐二卷,宋六卷。晋唐之书是取自《停云馆帖》、《戏鸿堂帖》、《余清斋帖》等。宋代之书多是其自藏,

  • 二梅公年谱

    二卷。为宋梅询和梅尧臣的年谱。其中《梅询年谱》(又作《梅昌言年谱》)一卷,宋淳熙中陈天麟撰;《梅尧臣年谱》(又作《梅宛陵先生年谱》)一卷,元正元中张师曾撰。陈、张二人均籍贯宣城(今属安徽),与梅氏同乡

  • 欧陂余话

    见《殴陂渔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