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朝殉扬录
三卷。清刘宝楠(详见《论语正义》)。该书记明末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坚贞不屈,殉职扬州及随殉官民若干人。现有通行本。
三卷。清刘宝楠(详见《论语正义》)。该书记明末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坚贞不屈,殉职扬州及随殉官民若干人。现有通行本。
四卷。明赵凤翀撰。凤翀字文举。事迹爵里不详。曾官至知府。该书乃归田后所作,主要记古人隐居事迹。书分七门,曰龙隐、高隐、智隐、神隐、石隐、痴隐、仕隐。该书强生分别,殊无义例,有时甚至白黑不分,任意为之。
见《圣济经》。
三十二卷。清陈乔枞撰。陈乔枞(1809-1869年)字朴园,福建侯官(今福建省闽侯县)人,清代经学家,陈寿祺之子。道光五年举人,官至江西临江、抚州知府。陈乔枞传其父亲辑佚之学,续成《今文尚书经说考》、
一卷。清姚文田撰。参见《说文校议》。是书旨在正字。鉴于六理既隐,讹体日滋,学者失其本原,往往增损随俗,遂使部居易舛,声义全乖,姚氏便取容易写错的字,从其形旁和声旁两方面进行辨误。如谓:“況,寒水也。古
四十八卷。清鄂尔泰等奉敕撰,乾隆十三年(1748)钦定。据雷熔《方苞行状》载为方苞撰,沈廷芳为方苞传亦略同。方苞生平见《周官集注》。《钦定周官义疏》为清政府钦定《三礼义疏》之第一部。《汉志》载《周官经
四种,二十九卷,卷首一卷,补遗一卷。清雷学淇编。雷学淇字瞻叔,顺天通州(今北京通县)人。嘉庆年间进士,曾任永从知县。是书收雷学淇三种,《介庵经说》十卷补遗一卷、《世本》二卷(雷学淇校辑)、《竹书纪年》
一卷。编者不详。传主罗逢元字旋吉,清末叶湖南湘潭人,武生。与太平天国军作战勇猛,累功擢至提督。该书包括行状、国史列传、通态列传、县志列传、表墓、墓铭、志思碑、翰飞楼记以及家世出身事迹战功清单等。现存有
六十七卷。清觉罗德洪等奉敕修。原题《大清太宗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考隆通显功文皇帝实录》,简称《清太宗实录》,今从封面题。是书始修于顺治九年(1652),一直拖延未成,康熙十二年(1673)开史局
不分卷。不著撰人。嘉靖间,兰阳、仪封、延津、封丘、考城泛溢冲决,当地官府征发数万人,银数十万两,中州河工之甘苦,有人叹之,因记录成书。《河工书》旧刻本不分卷。其总目共列书札九篇。篇一,与总河部院刘公晋
见《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