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范县志

范县志

①三卷。清霍之琯修,李简身纂。霍之琯,山西云中(今山西大同市)人,出身进士,以广西柳州府推官裁缺改授范县知县。李简身,山东新泰县人,由岁贡康熙四年(1665)任教谕。霍之琯接修志檄,征得万历旧志,以此为基础,召集本邑学宫廪生十二人共同采辑,编纂,延本县贡生薛应康校阅,数月志成。康熙十一年(1672)刻印。全书三卷,二十五目,分为:卷一星野,沿革,疆域,山川附形胜、桥梁,风俗,城池,公署附牌坊,学校附学田、社学、乡饮,祀典附坛庙,户口,田赋附起运、存留、课税、盐引,物产,乡保附集市;卷二名宦,乡贤,官师,兵防,选举附恩岁、贡监、杂职,貤封,人物附耆寿、义民、隐逸、仙释,节孝附忠烈,侨寓,古迹附陵墓,寺观,灾祥;卷三艺文包括碑文、杂著、诗章。卷首有序、凡例、目录、图二幅。该志简朴无华,各小目简明。每小目序皆概括其历史变迁,指点利弊,言简意赅。如户口目,田赋目资料保存很完整。详细记载“赋役自顺治十四年刊定全书,至康熙十二年起科后,丁地渐复额,但年来岁有裁减,岁有增益,盈虚出纳之会头绪颇为多端。兹凡垦辟招徕以及起运存留裁扣等项,俱按年分晰,逐款细书,庶免那(挪)移侵欺之弊”。户口目载有洪武、永乐、天顺、弘治、正德、嘉靖、万历八年、二十九年、四十年、末年、崇祯年、顺治九至十二年、康熙元年,五年、八年及十一年,共十朝九次数字,如此详明记载,为其方志一大特点。此外,其志在人物中不列诰例,以别志乘;不载名胜景致,以省词浮等,皆为有识,也体现了谨严作风。不足之处,官师记载较少,有疏漏。② 四卷,清唐晟纂修。唐晟,字采江,江苏松江县(今上海松江县)人。嘉庆十年(1805)任知县。范县志自康熙十一年续修至其时已一百三十余年未修,唐晟来任后,以陵谷变迁,人事代谢,如不急为修辑将无所依据为由,乃属诸邑绅提供资料,亲自日夜纂辑,两月大功告成。嘉庆十四年(1809)刻印。该志体例基本上仿康熙霍志,但在编排及类别区分上较前志更趋合理。范县境内无山,旧志虽作说明,但仍立山川目,本志断然改为河渠目,更加名符其实。人物在分目上更细,旧志乡贤一目综合各种人物,此将其区分类别,另立循迹,文章,忠孝等。武备方面,营制已移为建制,故该志取消兵防志,但将营建与移营始末载于官师之后,以存史实。同时,对旧志各目中重要弁语皆保留,并加注说明。此法亦十分可取,一方面保存了资料,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方志连续性的特点。不足之处有些目不如旧志详细,仅保留了大要简略书之,删裁过量。此志尚有光绪三十三年(1907)国文报馆石印本刊行于世。

猜你喜欢

  • 资阳县志

    四十八卷首一卷,清范涞清修,何华元纂。范涞清,广昌人,曾任资阳县知县。何华元,邑人。按资阳县志创修于乾隆三十年(1765)县令张德源,嘉庆二十二年(1817)县令宋润奉檄重修,邑孝廉陈来仪主其事。兹编

  • 六书统

    二十卷。元杨桓撰。杨桓字武子,号辛泉,兖州(今属山东)人。累官太史院校书,监察御史,终国子监司业。博览群籍,尤精篆籀之学。著有《六书统》、《六书溯源》、《书学正韵》,皆传于世。此书之大旨是以六书统摄所

  • 日讲礼记解义

    六十四卷。是编为康熙帝讲晏旧稿,未及成帙,乾隆元年,始诏令儒臣排纂颁行。康熙有言:六经之道同归,而《礼》、《乐》之用为急。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又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诚以礼者,范身之是而兴行起

  • 礼记熊氏义疏

    四卷。熊安生(497-578)撰。马国翰辑。安生字植之,长乐阜城(今河北阜城东)人,后周著名的经学家。少好学,励精不倦。初从陈达受《三传》,从房虬受《周礼》,事徐遵明,服膺历年,后受《礼》于李宝鼎,遂

  • 书经诠义

    十四卷。清汪绂撰。汪绂一名烜,字灿人,号双池,安徽婺源(今江西省婺源县)人。此书有汪氏自序两篇,一篇在雍正癸丑,一篇在乾隆癸酉,基本宗朱熹、蔡沈两家之说。但是朱熹也曾怀疑晚出的《古文尚书》,此书则对《

  • 列卿纪

    一百六十五卷。明雷礼(生卒不详)撰。雷礼,字必进,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县)人,明嘉靖年间(1522~1566)进士,官至工部尚书,有令名,且嗜学,熟知朝典,著有《明大政记》、《六朝索隐》等。《列卿纪》即

  • 骊山集

    十四卷。明赵统(约1550前后在世)撰。赵统生平详见《杜律意注》条。是集为杨光训编订。集中自称:“嘉靖丁未(1547年)误仇陷狱,近三十年,多为诗。万历癸酉(1573年)恤归,仍岁为一集。”故是集中赋

  • 大学旧文考证

    一卷。清朱日佩撰。日佩字石民,江苏嘉定人。道光四年(1824)岁贡。有传称其苦志穷经,兼通音律篆籀金石。是书首有周沐润序文,称精博过翟教授,为翟灏四书考异。书中如亲民引钱大昕说,谓宋儒改亲作新,是因康

  • 书蕉

    二卷。明陈继儒(详见《邵康节外记》条)撰。此书杂抄古今名物训诂及奇文隽字可供词藻之用者,随笔札记,分上下二卷。上卷又分勿勿非匆匆、胎卵二族、相马、花刑、杨用修、颖慧、青岚帚、玉米田、胭脂虎、簏簌、禹穴

  • 孝经讲义

    一卷。清潘任(详见《郑注孝经考证》)撰。是书分目四十,每目为一篇。自第一篇至二十二篇,释孝经名义;论孝经为孔子所作;孝经有今古文之别;历代孝经学之传授;古代以孝立教;历朝尊重孝经;孝经纬有微言大义;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