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菊坡丛话

菊坡丛话

二十六卷。明单宇撰。单宇,字时泰,号菊坡,临川(今江西临川)人,生卒年均不详。正统末进士。侯官知县。好学有文名,以慈惠闻。是书收集辑录了古今论文之语,编次成帙,分二十六门。每门一卷。论诗二十四卷,论四六一卷,论乐府四卷。所收集自乐府古词以下,宋人居多。元人如萨都刺等,亦间引及,然却寥寥无几。每条各注所出,亦有注“菊坡”二字者,则为单宇自己所论。单宇待铨吏部,时值英宗北狩,上书请罢监军内官。又上书请毁王振所建大兴隆寺。其人正直敢谏者,然而对于论诗却非其所长。是编大旨欲配胡仔之书,故仍以《丛话》为名。而收集摘取未及广博。且胡仔之书多论文、考证,而是书多记事、撮钞旧文。两者相较,殊为不同,而是书远不及前者。《四库全书总目》列为存目,并加以介绍。

猜你喜欢

  • 大鄣山人集

    五十三卷。明吴子玉撰。吴子玉,字瑞谷,安徽休宁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中贡生。此集中分体二十,皆以某部为题。其叙事,志略、说谱等目,均为自拟。是集初刻于隆庆年间,题《吴瑞谷集》,只十六卷。集前有何其贤序。

  • 鸿泥堂小稿

    八卷,《续稿》十卷。明薛章宪(约1497年前后在世)撰。章宪,字尧卿,自号浮休居士,江苏江阴人,生卒年不详。少为诸生。隐邓旸溪上。洽闻博物,性喜山水。著有《鸿泥堂小稿》。《小稿》刻于明正德丁丑(151

  • 新修蒲圻县志

    十五卷,清张圻隆修,龚逢烈纂。张圻隆,字禹服,河南西华人,顺治八年进士,康熙八年官蒲圻知县。龚逢烈,字无竟,邑人,贡生,官蒲圻教谕。按蒲圻县志,明以前无可考。明宣德三年(1428),县令杜绅,邑人黄煜

  • 粤草

    十卷。《蜀草》七卷。明郭子章(约1585年前后在世,生卒不详)撰。子章,字相奎,号青螺,又自号衣生。江西泰和人。隆庆五年(1571)进士,历官广东潮州知府等。因平扬应在叛有功,官进太子少保、兵部尚书。

  • 河防纪略

    四卷。清孙鼎臣撰。孙鼎臣,字子余,号芝房,湖南善化(今长沙)人。道光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道光二十九年(1859)充贵州乡试正考官。咸丰二年(1852)擢侍读,充日讲起居注官。著有《苍莨文集》。著述

  • 后缇萦传奇

    一卷。清汪宗沂(1837-1906)撰。汪宗沂字仲伊,一字咏春,号弢庐,歙县(今属安徽省)人。他出身于望族,家中富有藏书,聪敏早慧,幼承母教,勤学不辍。光绪六年(1880)进士。光绪二十一年(1895

  • 道德经解

    二卷。宋苏辙(见《诗传》)撰。《道德经解》,又称《道德真经注》、《道德经疏》、《老子新解》、《老子解》。宋以前学者注解《道德经》,或参阅河上公注本,或依据王弼注本,综其要旨,皆述无为养生治国之道,注文

  • 潘中丞集

    四卷。清潘宗洛(约1703前后在世)撰。潘宗洛,字书原,号巢云,又号垠谷,江苏宜兴人,生卒年不详。康熙二十八年(1688)举进士,官至湖南巡抚,常出入苗界,安抚苗民,致使苗族地方安定,政迹卓著。曾三次

  • 国文法教科书

    一卷。近代傅熊湘(生卒年不详)撰。熊湘字君剑,号钝庵,湖南醴陵人。曾任湖南省政府秘书,湖南图书馆馆长。傅氏认为《马氏文通》卷帙繁重,不适教授之用,遂删繁择要而成此编。立说皆依马氏,略无修正,偶有增益,

  • 平台纪事本末

    不分卷,未著撰作人姓名。该书的断限为:自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台湾林爽文发动反清起义起,至乾隆五十三年五月镇压起义的清军撤离台湾止。书的作者在追述了林爽文的身世和以天地会组织群众的情